中國專業考古隊首赴阿拉伯世界 沙特塞林港遺址成首站
摘要:沙特塞林港遺址現為一片廢墟姜波攝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沙特塞林港遺址考古項目”日前正式啟動,中方一行五人將于本月26日與六名沙特考古人員
沙特塞林港遺址現為一片廢墟姜波攝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沙特塞林港遺址考古項目”日前正式啟動,中方一行五人將于本月26日與六名沙特考古人員組成“中沙聯合考古隊”,對塞林港遺址開展為期20天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家文物局首次派出專業考古隊伍遠赴阿拉伯世界開展系統考古工作。
塞林港遺址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地處紅海之濱,往北即是著名的朝圣貿易港口----吉達港(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者同為麥加朝圣貿易港。
據阿拉伯文獻記載,塞林港在9-13世紀進入繁榮期,來自印度、阿曼、也門等地的朝圣者和商人,或從此舍舟登陸,前往麥加。有旅行家記載,曾在此目睹清真寺、居民建筑、市場、水井等景觀。
沙特塞林港遺址的零星碑刻 姜波 攝
據中文文獻記載,鄭和下西洋團隊的馬歡等七人,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間(1430-1433年),自印度古里港啟航,橫渡阿拉伯灣,進入紅海,自塞林港北部的吉達港登陸,赴麥加、麥地那朝圣,并畫得麥加天方真跡圖----《天堂圖》而還,為中阿文化交流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23日的行前通氣會上,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透露,2016年他曾隨國家文物局派出的考察隊伍對塞林港遺址進行過前期考察,“在紅海之濱的一片鹽堿沙灘地上找到這處遺址,現為一片廢墟,地表可見散落的建筑構件、零星的碑刻,以及阿拉伯陶器、波斯釉陶和中國瓷器殘片等。”
沙特塞林港遺址現場的陶瓷器殘片 姜波 攝
作為此次聯合考古隊的中方領隊,姜波將20天的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拉網式地面調查,確定邊界范圍及功能區劃,其次是重點調查遺址現場可見的墓葬碑刻,明確碑刻主人的年代、屬性與居民族屬,最后是進行小范圍試掘,以確認遺址地層與文化內涵。期間會采用無人機航拍與數字測繪、數字攝影與三維重建等高科技手段。預期成果包括相關考古報告(中阿英文)、重點遺址與文物的三維建模、碑文釋讀和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解讀等。
值得一提的是,塞林港遺址此前從未開放過考古調查與發掘。此外,沙方隊員名單中包括2017年中國為其培訓的第一位專業水下考古隊員。
據悉,按照《中國-沙特塞林港考古合作協議書》,這一考古項目執行期限為五年。(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