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 義務理發20余年
摘要: 晚報記者 楊 麗通訊員 李思涵昨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市交通運輸局執法處職工王玉春。從1996年至今,王玉春免費為市民理發近萬人次,身邊的同事幾乎都是他的服務對象。他還在
晚報記者 楊 麗
通訊員 李思涵
昨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市交通運輸局執法處職工王玉春。從1996年至今,王玉春免費為市民理發近萬人次,身邊的同事幾乎都是他的服務對象。他還在網上發布自己的信息,免費上門為行動不便的人理發。
為幫戰友理發學手藝
“為大家做些事情,我心里舒服。”王玉春說,每次為別人免費理發,他心里就感覺很踏實。
說起學習理發的初衷,王玉春說,緣于一次巧合。那時他在部隊當兵,部隊要求所有人留短發,但是部隊的理發師太少,戰友們就互相理發。因為技術不佳,頭發理得一個比一個難看。王玉春就萌生了學習剪發技術為戰友們理發的想法。
每天訓練結束后,別人都休息了,他就練習理發技術,并主動為戰友們剪頭發。慢慢地,很多戰友都來找王玉春理發。王玉春說,為戰友理發后,看著戰友精神的模樣,他很有成就感。這一理,就是很多年。
堅守工作不忘初心
2003年,王玉春轉業到驛城區運管所工作。不久,他到新成立的市交通運輸局執法處工作,并一直在執法一線。
“玉春是一個敬業耿直的人,身上有股韌勁兒。”王玉春的隊長楊冬說,王玉春是山東人,性格豪爽耿直,工作認真負責。
工作之余,王玉春主動為單位的同事免費理發,從2005年至今沒有間斷過。不僅男同事找王玉春理發,很多女同事也會找王玉春剪發。
說起理發,同事李思含感動的不是王玉春幫自己剪發,而是他曾經專門跑到她家幫病重的父親理發。李思含說:“2015年,我的父親病重。從醫院回到家中的時候,父親的頭發已經很長。父親一生注重形象,患病之后就一直沒有剪過頭發。有一天他對我說想剪頭發,我聯系了幾家理發店,但都被拒絕。我就想到了同事王玉春。”
“我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王玉春。下班之后,他就帶著工具來到我家。”李思含說,“王玉春為我父親理發時,不時寬慰他,讓他安心養病。然而,理發之后不到20天,我父親就過世了。我很感激王玉春,因為他滿足了父親生前的愿望。”
為更多陌生人送去溫暖
楊冬不僅是王玉春的好友,還是他的“好助手”。楊冬看到王玉春總是免費為身邊的人理發,就問王玉春愿不愿意幫助陌生人。王玉春一口應允。楊冬就把王玉春的電話和免費理發的信息發到了網上。
“我接到的第一個電話是駐馬店腫瘤醫院一個病號打來的。”王玉春說,“我騎了一個小時的電動車來到醫院,為一名10多歲的男孩理發。當時男孩躺在病床上,坐起來都很難。我費了很大勁兒才幫男孩理完發。理發之后,小孩的父親硬塞給我50元錢,被我拒絕。我對孩子的父親說,我是義務為大家服務的。”
聽了王玉春的話,孩子的父親拉著王玉春的手說,孩子生病他都快絕望了。但從王玉春身上,他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多年來,王玉春幫助過很多人,有的是生病了不能到理發店理發的,有的是家庭條件差的,王玉春從不拒絕。
“這些都是點滴小事,我愿意一輩子干下去。”王玉春說,只要自己還干得動,就會一直做下去,為身邊的人和需要幫助的人服務,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