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和身體一起去了江南
摘要:喜歡詩也喜歡遠方,于是成了一個把文字與攝影編織進故事里的創意者,駐馬店市作家協會理事,客居秦皇島。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部分散文、小說散見于各級報刊雜志。系列散文
□李強玲
作者簡介:李強玲,筆名清影,喜歡詩也喜歡遠方,于是成了一個把文字與攝影編織進故事里的創意者,駐馬店市作家協會理事,客居秦皇島。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部分散文、小說散見于各級報刊雜志。系列散文 《祖山的回聲》入選秦皇島優秀文學作品集 《山情海韻》;散文《老杜走天中》入選《中國散文精選三百篇》;長篇小說《彷徨在圍城外的女人》參加榕樹下——全國原創小說大賽入圍并簽約。近年來,走上攝影文學創作之路。
江南古徼州宏村。
徼州盧村之木雕樓。
倒影映在水中的宏村古村落美景。
徼州西遞村外的油菜花田。
遠方的風景,沉下心來追憶,會更加美好。
比如江南,就是用來回味的。
三月里,身體和靈魂,總是有一個在江南。
三月里,江南的細雨,每天都會飄上那么幾縷。
山巒含煙,好似霧里看花,一路云遮,然而又是無風的。
濕潤的空氣里,水波微瀾,油菜花鮮黃,柳樹葉嫩綠,梅花完美謝幕,桃花含嬌初放。
粉一層,青一層,白屋黛瓦,錯落有致……
三月的江南,似水彩畫,濃妝淡抹,相看相宜。
江南的春,卻又是惱人的。
單單用了“煙雨蒙蒙”來形容還不解意,只差用上“綿綿無絕期”了。
那秀麗的景致,掩映在煙雨里,一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婦,讓你既愛著她又怨著她。
我將我的蹤跡停留在了這里:古徽州的西遞和宏村一帶,徽風皖韻的水墨之鄉。
一進入宏村這座依山傍水的古老村落,頓感自己到了仙境,不禁感嘆: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宏村人的祖先一定很會看風水,村后是青山,村前是一條平靜的湖泊,復陰抱陽。人從橋上走,倒影映在水里,整座古村落的倒影也都在水里,如詩如畫。
湖畔柳蔭下,點綴著三兩個寫生的學生,此情此景,寧靜而淡然,極盡江南的婉約,恰是攝影的絕佳取景之處。
進入古村落,在白墻黛瓦的懷抱里,還泊著一潭秀珍的心湖,靜若處子,靜得連和煦的春風也吹不皺。人與景交融在一起,則靜中又產生了動,紅顏綠色地躍躍然于水面。
也難怪這一方土地人杰地靈,耕讀文化源遠流長,如此雅致、奧妙的居住講究,令人感慨古人的智慧。
略感遺憾的是,宏村的里面已經被商業浸染,多了幾分喧鬧。
生活在景區里的居民,也被叨擾得有些不耐煩,看見舉相機的,也沒有了好的態度。
如果說,宏村的美景被游人擾了幾分的話,那么西遞則不失為另一處清靜的去處。
這里雖比不上宏村美,但游人少,商業化的痕跡不太明顯。住在里面的居民都閑適而隨性。炊煙起時,庭院里的百姓都端著飯碗走出來,三三兩兩地站在斜斜的小街上,邊吃邊聊天。
房前屋后小溪潺潺,青青的石板路,彎彎的小拱橋,不遠處田野里的油菜花黃艷艷的一大片……構成了一幅安逸的慢生活畫卷。
傍晚,小巷里昏黃的街燈下,影影綽綽江南女子那妙曼的身影被拉得很長……
我落腳的西遞民宿,整間屋子都是用木板裝飾的,即舒適又保暖,房間內還養著一盆小而萌的多肉植物,使得入住的游人有了賓至如歸的真實感。
鄉居有著曬臘肉的習俗,隨意地走在古村落的小巷子里,時不時地便可看見低低的院墻下晾掛著的一扇扇肉排,有的已經風干,有的還呈鮮紅的色澤。
江南住家似乎喜歡張燈結彩,即便是在這般寧靜閑適的小村落里,也隨處可見串串的紅燈籠懸掛在院墻上。這喜慶的元素,想必也涵蓋著傳承與托福,更離不開耕讀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形成了江南所固有的特色文化符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略掉的極佳去處,那就是盧村。
在徽派建筑里,如果說宏村是徽商的大院代表,西遞是普通民居的代表,那么盧村則是木雕樓的代表,系徽派民居的精華之所在。
進入盧村,明顯感覺這里較之前兩個地方冷清了許多。
走在清幽古樸的石板路上,恍若穿行于被世人遺忘了數百年的村落里。
破敗陳舊的房屋,小河里游弋的鴨鵝,河邊躬著腰洗衣的老婦……令人一時猜不出這里有什么更大的看點。
這也應了好酒不怕巷子深這句老話。徽派建筑“外簡潔內繁復”的奧妙就藏在這里。
外表看似樸素無華,門口開得低矮且沒有門樓和翹檐,一邁進去,卻不禁被內里精致的雕梁畫棟震憾住了。
整座木雕樓內雕滿了花鳥魚蟲和風景典故,取材既熱鬧喜慶又樸實優美,再現了古代的民俗生活以及勞作。人物刻畫傳神,幾乎貫穿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雕刻工藝精湛、文化內涵豐富多彩。
記得魯迅說過:“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意思是說:具有鮮明民族特點的藝術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寶庫里占據一席之地。
其實,“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已經被我們說了幾十年了!如今國內到處在搞“非遺”“民粹”活動,無不是基于此目的。
就像京劇是國粹一樣,古建筑也是國粹。
雕梁畫棟極盡天工,也屬于世界的文化遺產。
佇立在鄉村的水畔和田野邊,總是能望見不遠之處的白墻黛瓦。
這正是:白墻黛瓦入夢,小橋流水怡情。徽風皖韻所孕育出的水墨情懷,明朗素雅,層次分明,建筑的韻律之美無不彰顯古徽州深厚的人文底韻。
次番下江南,總算是弄清楚了一件事:原來徽派建筑所特有的“馬頭墻”,主要是用于防火的。
那聳立于山墻之上的“馬頭墻”,高高翹起的青黑色飛檐,連成了排,隔開緊密的房屋,擋風、遮雨、封火,維護一方的安寧。于錯落有致、黑白輝映之間,也成了家人們望遠盼歸的物化象征。
三月,是屬于江南的季節。
煙花三月下江南,是因為,春的訊息,最早從江南開始傳遞。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江南情懷。
江南,我想說,我不止來過了,并且收獲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