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必反復咀嚼
摘要: 勞 陽 蘇軾是宋代文學大家,聲譽極高,但仕途卻十分坎坷。因政見不同又不趨炎附勢,一再遭新黨、舊黨排擠,并被一貶再貶。蘇軾最后被貶到不毛之地海南時,他的弟弟蘇轍也被
勞 陽
蘇軾是宋代文學大家,聲譽極高,但仕途卻十分坎坷。因政見不同又不趨炎附勢,一再遭新黨、舊黨排擠,并被一貶再貶。
蘇軾最后被貶到不毛之地海南時,他的弟弟蘇轍也被貶至雷州,那年五月,兩人相遇于藤,一起吃面。兩兄弟的性情大相徑庭。蘇軾高曠豁達,蘇轍卻總是思慮重重,憂郁不已。于是,當他們處于同樣的境遇時,反應也大不相同。蘇軾端起“粗惡不可食”的面條,三口兩口就下了肚;蘇轍卻放下筷子,不住地嘆氣。蘇軾看見弟弟的樣子,詼諧地問道:“莫非你還想細細品味嗎?”
短短一句反問的話,卻道出了一個人生的大道理:對生活中的痛苦,切莫反復咀嚼。因為,越是咀嚼便越傷感,越傷感便越難以釋懷。
蘇軾在被貶惠州時,曾給人寫信說:“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舉不第,有何不可!”這樣一想,惠州就成為他的故鄉了。而且此地不僅風景美好,還有新鮮的荔枝吃,為此,他興奮地寫了一首《食荔枝》詩,曰:“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貶謫中的蘇軾,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豁達地面對生活。
人生免不了遭遇挫折,要能夠想開;生活總有不如意處,要學會放下;在受到委屈和不平時,要肯于咽下。凡事向低處想,向低處看,向低處比。這不是阿Q,而是智慧。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