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廈門研討“人文的挑戰與責任”
摘要: 廈門4月16日電 (楊伏山 李靜)世界人文學術會議暨第一次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會議16日在廈門啟幕。
“世界人文學術會議暨第一次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會議”16日在廈門啟幕。莊華攝
中新網廈門4月16日電 (楊伏山 李靜)世界人文學術會議暨第一次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會議16日在廈門啟幕。
近80名中外哲學與人文學科的頂級學者和學術機構負責人匯聚廈門,圍繞“人文的挑戰與責任:亞洲和全球的承諾”的主題,展開一系列學術講座、學術對話、開放性論壇、人文教學研討和文化展示活動。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開幕式上致辭稱,放眼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在帶來生產力水平大提升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他說,時代正呼喚著哲學與人文學科的大發展、新突破,正呼喚著全球哲學與人文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攜手合作,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家園。
廈門大學校長張榮稱,去年8月,該校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發起舉辦的首屆世界人文大會,在會上與來自全球的一千余位學者及各界人士,共同圍繞人文科學的發展主題展開探討,并在會上表達承辦本次會議的意愿。
“今天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是廈門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共同協商、精誠合作的結果。”他希望這個重要國際學術交流平臺,能在推動全球人文科學振興、促進人文與科技和諧發展、發揮人文科學積極作用等方面,產生更大的推動力,也希望本次會議作為重要溝通渠道,讓我們傾聽來自世界的聲音,也向世界展示廈大的魅力。
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朝戈金教授,亞洲新人文聯網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熊秉真等也在會上先后致辭。
開幕式后,11位海內外專家受邀先后作大會特邀報告,共同探討人文科學在當今社會的地位、面臨的困難、挑戰和機遇,也分享了最新學術研究進展,就人文學科的前沿焦點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當天的開幕式上,廈門大學XMU-CIPSH合作辦公室和廈門大學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分別揭牌。本次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亞洲新人文聯網(ANHN)和廈門大學聯合主辦。(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