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興文苗鄉:萬人“擠蘆笙”歡度苗族花山節
摘要:民族風情花車巡游活動。中新網四川興文4月20日電(王哲申勇)蘆笙悠悠情意長,苗家歌舞迎八方。20日上午,神奇石海·浪漫花山-2018中國興文國際苗族花山節“世界看
民族風情花車巡游活動。
中新網四川興文4月20日電(王哲申勇)蘆笙悠悠情意長,苗家歌舞迎八方。20日上午,神奇石海·浪漫花山-2018中國興文國際苗族花山節“世界看興文”文化旅游周活動迎來狂歡的高潮,民族風情花車巡游驚艷亮相,莊重的苗族祭花桿儀式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萬人“擠蘆笙”歡慶苗族花山節令人震撼不已。
花山節上萬人擠蘆笙。
“祭花桿”是苗族花山節最為隆重的祭祀活動。苗族長老點香燭、殺雄雞,帶領苗家兒女莊重祭祀花桿。在苗族古俗中,花桿是為苗族謀福祉的神明,是苗族繁榮興旺的根,按照習俗,苗族長老唱起古歌,苗家兒女們肅立在花桿下,共同向花桿行禮、敬獻米酒,祈求花桿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人們幸福安康、人興財旺。
“祭花桿”儀式結束后,圍繞廣場中央豎起的花桿,萬人“擠蘆笙”熱鬧登場。廣場上,一個以苗旗、苗鼓以及身著苗族盛裝人群所組成的大圓圈和外面的56個小圓圈開動起來,踩著歡快的節拍,動作豪邁、整齊,彰顯韻律和壯觀之美。
萬人“擠蘆笙”采用小圈圍著大圈,同步“擠蘆笙”,小圈代表56個民族,象征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和繁榮發展。
苗族“祭花桿”。
“擠蘆笙”既是苗族的歌舞表演,也是一項體育活動項目,動作豪邁、奔放,深受苗族同胞的喜愛。擠蘆笙必須要牛皮鼓和蘆笙伴奏,參與者手挽著手互相夾緊,根據蘆笙吹奏者的節拍變換步伐,每到固定節拍就用腳的蹬力和身體的慣力兩頭往中間用力擠一下,同時大吼一聲“舍捉”(加油),如此循環往復。
據了解,興文苗族花山節于2011年6月被批準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天,來自巴基斯坦的小伙子烏薩曼參觀花山節后感觸頗深,對苗族文化的神奇表示驚嘆,希望有機會多了解中國苗族文化。
苗家長桌宴體驗活動。
興文古宋鎮的居民楊凈剛認為今年的花山節場面比往年更壯觀,來的游客也更多了,生意也好起來了。
活動期間,還舉行苗族服飾展和苗家長桌宴體驗活動。
近年來,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縣-興文通過舉辦“苗族花山節”活動,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了文旅融合,助推了興文旅游產業加快發展。(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