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李新國 家鄉文化藝術館里舉辦國畫展
摘要:4月24日,以“不忘初心、留住鄉愁,感恩鄉親”為主題的李新國國畫展,在汝南縣板店鄉農民文化藝術館舉行。市縣文藝界知名人士及當地近千名群眾參加了開幕式后,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展出的61幅李新國的國畫作品,為作品中反映的濃濃鄉愁所感動。 李新國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牡丹芍藥協會特約畫家,擅長國畫。他曾任板店公社文化站站長、汝南縣工人文化宮美工,1986年考入西安美院國畫系,先后師從劉文西、楊之光、李自強、張之光、劉保申等著名畫家。1990年在河南駐馬店藝校任教、現為高級講師。
著名畫家李新國感恩鄉親
家鄉文化藝術館里舉辦國畫展
61幅作品展出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
見習記者鄧丹華 文/圖
李新國國畫展開幕式現場。
本報訊4月24日,以“不忘初心、留住鄉愁,感恩鄉親”為主題的李新國國畫展,在汝南縣板店鄉農民文化藝術館舉行。市縣文藝界知名人士及當地近千名群眾參加了開幕式后,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展出的61幅李新國的國畫作品,為作品中反映的濃濃鄉愁所感動。
李新國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牡丹芍藥協會特約畫家,擅長國畫。他曾任板店公社文化站站長、汝南縣工人文化宮美工,1986年考入西安美院國畫系,先后師從劉文西、楊之光、李自強、張之光、劉保申等著名畫家。1990年在河南駐馬店藝校任教、現為高級講師。
樹高千尺不忘根,李新國成功后念念不忘生他養他的故鄉。為了讓更多人記住鄉愁,在農村留住文化的根脈,他傾盡幾十年的積蓄在家鄉籌建了農民文化藝術館,該館集美術館、牡丹園、博物館、藝術寫生基地于一體,既體現出深厚的傳統人文底蘊,又重塑經典的自然生態空間,由孝道園、鄉村美術館、倒流河風物農耕體驗園、牡丹園等部分組成。在孝道園里,李新國布置了他創作的《盼兒歸》、《想孩兒》、《孤單老人》和古代24孝圖等精美畫作。在倒流河風物農耕體驗園,擺放著耬、犁、耙、織布機、紡車等老物件,猶如一部農耕文化變遷史,傳承著不同年代的鄉愁。牡丹園內的牡丹花爭奇斗艷,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據李新國介紹,2002年,他第一次在家鄉舉辦畫展,一晃16年過去了,已經滿頭白發的他再次回到家鄉舉辦畫展,既高興又感動。這次他把多年來精心創作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帶回家鄉,希望把它們永遠留在家鄉。
“我的根就在汝南縣,板店永遠是我的家!”李新國告訴記者,自己年輕時從汝南縣板店鄉走出,如今葉落歸根回到家鄉,今后要用自己的畫筆為家鄉服務,為父老鄉親服務。讓高雅的藝術走進民間,讓父老鄉親了解藝術,讓農民感受藝術的魅力,提升家鄉農民的文化素養,努力把家鄉建設成為有顏值、有鄉愁、有實力、有活力、有希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