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活水繞城“流”出生態大美景觀
摘要: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張金城)近兩年,在北京工作的西平縣權寨鎮人陳集倫每年都要回家鄉兩三次,去鎮北側的淤泥河看看,再到縣城的小洪河大堤上轉轉。他深有感觸地對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張金城)近兩年,在北京工作的西平縣權寨鎮人陳集倫每年都要回家鄉兩三次,去鎮北側的淤泥河看看,再到縣城的小洪河大堤上轉轉。他深有感觸地對友人說:“真沒有想到,咱縣的河流現在會變得這樣美!”有此感觸的豈止陳先生一人。在西平縣,所有城鄉居民都有此同感。
西平縣河流眾多,除了淮河一級支流小洪河以外,還有引洪河、柳堰河、仙女河、淤泥河、運糧河等大小河流20余條。3年前,這些河流不是常年干涸,就是河水污染、堤岸荒蕪。2015年冬,創森工作剛拉開帷幕,西平縣委、縣政府就把打造水系擴綠提升工程擺上重要位置,與城區添緑、通道綠化、農田披綠和鄉村增綠工程統一規劃,共同推進??h政府花巨資請國內一流設計院,對小洪河、引洪河和南城河改造進行規劃設計。依托西平縣水利自然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通過全方位籌劃,高起點設計,集“防洪、景觀、生態”治理三位一體,構建“一環”“三帶”“六區”“多節點”的城市生態空間布局。
當年開始實施的兩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城區段,分別長達6.6公里和4.8公里,規劃建設兩岸濱河道路和7座橋梁,并沿河打造了柏國文化園、鑄劍文化園、法家文化園、愛情文化園等7大主題公園。同時,圍繞水、花、橋、路做文章,打造城西新區和諧優美的生態環境。做好“水”文章。通過河道清淤,建蓄水閘壩和防汛通道等,使引洪河城區段形成了蓄水量2000多萬立方米、水域面積400萬平方米的水面,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被省林業廳認定為省級濕地。做好“花”文章。結合河道生態修復,栽植海棠、櫻花、桂花等花木20萬株,與沿河打造的嫘祖文化苑、海棠文化園、萬畝林業生態園相互交融,形成以海棠為主、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花海旅游新城。做好“橋”文章。通過新建和改建兩河城區段7座橋梁,打造一橋一景的橋梁文化景觀。小洪河上新建的兩座彩虹橋,入夜燈光變幻,色彩爛漫,吸引無數游人;投資1億元在引洪河上新建的嫘祖大橋,形似一只東南飛的鳳凰。做好“路”文章。小洪河和引洪河兩岸,新建濱河大道和堤頂彩色通道50公里,沿河游園道路及河灘曲徑約100公里,既實現了人車分流,又與市政路網有機融合。
縣城老城區的護城河原來多處被垃圾阻塞,汛期泄洪不暢,且水質嚴重污染。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第二年,西平縣啟動了橫貫老城區的南護城河綜合治理項目,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和硬化,兩岸栽植花草樹木,并建成了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南城河公園。2017年啟動的“一渠六湖”綜合治理工程,對城區的龍坑湖、皇坑湖、仙女湖、羅成湖、鳳鳴湖和嫘祖文化苑南湖進行了整治和綠化美化,并對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東側的幸福渠進行了綜合治理和綠化。僅兩年時間,一個水清岸綠、繁花似錦、三河繞城、城景交融的花海水城已呈現在人們面前。前不久海棠花開時節,西平縣成功舉辦了中國·西平首屆海棠文化旅游節。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