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羌文化非遺傳承人的堅守
摘要: “歡迎朋友到羌鄉,北川羌城最風光,姑娘為你敬美酒,小伙教你跳鍋莊……”今年79歲的羌文化非遺傳承人母廣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情飽滿地唱起了羌族歌謠。
羌文化非遺傳承人母廣元。楊勇攝
中新網綿陽5月9日電 (楊勇 董媛媛)“歡迎朋友到羌鄉,北川羌城最風光,姑娘為你敬美酒,小伙教你跳鍋莊……”今年79歲的羌文化非遺傳承人母廣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情飽滿地唱起了羌族歌謠。
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石椅羌寨內,一幢幢羌家石雕樓和木質吊腳樓掩映在茂密的果林中。站在寨門前遠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遺址一覽無余。
“那場災難讓我失去了4位親人和許多同胞,絕不能再奪走我熱愛的民族傳統文化。”身著傳統羌族服飾的母廣元精神抖擻,說話中氣十足。對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母廣元至今記憶猶新。
坐落于半山腰的羌寨。楊勇 攝
據他介紹,地震當天,他正在小寨子溝五龍羌寨組織篝火晚會。而曾與他一起發掘、弘揚、傳承、展示羌文化的同仁們有的卻在地震中遇難了。“是羌文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以后無論遇到什么情況,絕不會放棄。我要繼續和完成遇難的同仁們未盡的事業,這個責任落到我的肩上,義無反顧。”
震后不久,母廣元組織了一個30余人的羌文化的文藝工作隊,從青片到白什、馬槽、片口等鄉鎮,輾轉到北川各個援建工地,對他們進行感恩慰問演出。“我們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母廣元說,用羌歌羌舞感恩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為援建者和鄉親們加油鼓勁。
2009年,應曲山鎮石椅村村主任邀請,母廣元帶著老伴來到石椅羌寨。在這里,繼續投身到羌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之中。近十年時間,他用語言、歌聲和文字積極傳播著羌族文化,并以文為媒大力助推當地鄉村旅游發展。
母廣元除了為游客講解羌文化,他還向當地羌族年輕人傳授民風民俗和傳統文化。“羌文化是我們民族的財富。”
傳承羌族文化多年,他深感一些羌族傳統文化和習俗漸被淡忘。為了讓羌文化發揚光大,母廣元想到了將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相融合,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傳播羌族文化。“在這里,游客不但可以品味古老隆重的進寨儀式,享受羌家美味和熱情似火的席間敬酒,還能在篝火晚會上感受到羌笛、口弦、羌族歌舞的獨特魅力。”母廣元說,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批羌文化傳承人在鄉村旅游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一些瀕危羌族技藝也得到了傳承。此外,由于鄉村旅游的興起,讓當地人不再外出打工,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鄉。
十年前那個遍體鱗傷、滿目瘡痍、千瘡百孔的極重災區北川,而今已經成了一個綠如春水的幸福樂園。“我們老百姓現在所擁有的已遠遠超過了之前失去的,從民居建筑、交通運輸、文教、衛生等設施,已遠遠超過地震前的水平。”母廣元如是說道。
坐落于半山腰的羌寨。楊勇 攝
十年過去,北川人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繼續前行。母廣元說:“只要自己的身體能夠支撐,就絕不放棄羌文化的弘揚和傳承,讓更多人了解羌族文化,讓我們的羌寨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