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責誓脫貧 盤古圣地傳佳話
——泌陽縣凝聚全縣之力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綜述
摘要:通訊員 聶海搏開欄的話: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戰決勝的戰鼓在天中擂響,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2017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中央、
通訊員 聶海搏
開欄的話:
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戰決勝的戰鼓在天中擂響,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2017年,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群眾收入水平穩步提高,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市委、市政府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48家先進單位和246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動作為、發展產業,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起到良好示范帶動作用的100名脫貧致富標兵予以表彰。
一個個先進單位催人奮進,一個個典型人物亮點頻閃, 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勇于擔當的信心和決戰決勝的決心。市扶貧辦特聯合駐馬店日報社開設專欄,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及脫貧致富標兵進行系列報道,請讀者予以關注。
有著“盤古圣地、生態之鄉”美譽的泌陽縣是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截至2017年底,全縣累計脫貧52007人,其中2017年脫貧3451戶11004人。2018年,全縣計劃再脫貧18000人,年底貧困發生率不超過1%,堅決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
脫貧攻堅,責重泰山。該縣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為抓手,強化擔當,立責立行。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在該縣落地生根,脫貧攻堅工作成為全省扶貧樣板和生動范例——“三個落實”(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脫貧攻堅成效,在國務院組織的省級交叉檢查中,得到國務院充分肯定;“三個零”(零距離就業、零成本投入、零風險收益)產業扶貧模式,受到省相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貧的做法在省委《調查研究》刊發。在2017年全省上半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該縣位居全省第六名、省級貧困縣第一名。
“一張清單”定準責任
決戰脫貧攻堅,該縣列出責任清單,一“責”到底。
領導壓責。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的意見》,制定脫貧攻堅路線圖,編制脫貧攻堅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縣處級干部12項責任、鄉鎮黨政正職16項責任、幫扶責任人7項責任、駐村幫扶工作隊8項責任等11類群體108條責任,壓力逐級傳導,責任層層壓實。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全縣22次脫貧攻堅推進會把各級黨員干部推向脫貧攻堅的主戰場——38位縣級領導干部與114戶貧困戶、萬名黨員干部與43730名貧困群眾聯姻結親,幫扶盡責;由1750名縣、鄉、村三級黨員干部組成的350個責任組和700名縣直優秀干部組成的350個核查組全程參戰;萬人大走訪、環境大整治、萬人送溫暖等活動扎實開展;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155名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得到提拔重用,正向促責;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縣委巡察扶貧責任監督、縣紀委脫貧攻堅項目管理與資金使用監督等,力促黨員干部規矩干事,從嚴督責。
“四條路徑”履行責任
脫貧為大,責任為先。該縣借“責”發力,開辟“四條路徑”促履責。
機制創新明責。健全聯席會議、座談指導、專題會商、交辦督導、問題整改等機制。特別是在交辦督導機制中,該縣主要領導親自抓,采取精準式交辦、臺賬式整改、銷號式驗收、連帶式扣分等方式,有效解決了以往督查與被督查對象責任同向共擔問題和各類扶貧干部履責時松時緊問題。
政策夯實履責。2017年,該縣統籌使用資金7.3億元,先后為19615名貧困群眾全額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30700名貧困群眾發放農村低保金,為2597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特困供養對象發放救助金,為11089名貧困群眾辦理每人1000元的重癥慢性病救助卡,為46032名貧困群眾全額承擔醫療保險,為1618名貧困群眾發放醫療救助資金,為8728名學生發放各類助學金。按照“對象不出資、數量不封頂、資金不封頂、住房全保障”的原則,將現有危房和無房貧困戶全部納入改造計劃,有1859戶貧困戶住上了保障房,是省下達資金計劃的7.2倍。為180個自然村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培訓貧困勞動力48671人次,有6704名貧困群眾穩定就業。圍繞“兩年計劃一年完成”易地搬遷目標任務,縣財政墊資7000多萬元又新建縣產業集聚區苗樓、馬谷田鎮堡子、下碑寺鄉石灰窯、銅山鄉焦竹園、春水鎮春水街5個集中安置社區,使異地搬遷貧困群眾在這里住得好、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產業帶動興責。依托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南恒都食品和食用菌深加工企業億龍食品、雨露菌業,推行“三個零”模式,建扶貧基地,辦扶貧工廠,帶動4700戶貧困戶種香菇、養肉牛,每戶貧困戶年均分紅超過3000元。致富帶貧,該縣45家企業累計投入資金3089萬元,定點幫扶68個貧困村,使5362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發展集體經濟帶動,350名黨員當了村官,354個村級黨群服務社搭起創業平臺,290個基層黨組織建成雙強黨支部,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產業,118個村集體腰桿子硬起來,集體經濟總量達5290萬元,帶動3200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金融扶貧,依托財政風險補償基金,開啟戶貸戶用、戶貸社用、社貸社用、企貸企用四種模式,累計發放扶貧貸款4.62億元,帶動8845戶貧困戶穩定增收。扶貧車間帶貧,在全縣建扶貧車間23個,年租金收益4萬元以上,并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
項目支撐確責。成立由縣委書記任指揮長的項目建設指揮部,出臺《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辦法》,集財力、搞基建,改條件、打基礎,不斷增強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能力,確保項目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扶貧項目向貧困村和貧困群眾集中。2017年,該縣共安排項目3類90項523個,整合各類財政涉農資金5.3億元,資金整合率、使用率均達100%。新建通村公路和縣鄉道路412.7公里、村級文化中心27個、活動室67個、標準化衛生室17個,為97個貧困自然村接入光纖,為27個貧困村1985戶貧困戶接通數字電視信號。
“四項工程”激發責任
決勝脫貧攻堅,該縣扶貧與扶智結合,著力激發內生動力和責任,拔掉“窮根子”,提振“精氣神”。“增信心”工程的思想脫貧如火如荼,上千場次的“富腦袋”培訓讓11930戶貧困戶嘗到了益智的甜頭,脫貧典型現身說法,傳授致富“真經”,廣大群眾脫貧干勁信心倍增;“強技能”工程讓實用技能培訓立竿見影,全縣已有6704名貧困群眾實現自主脫貧;“送崗位”工程由政府出資購買,為不能外出就業和就業能力不強的貧困群眾送公益崗位,先后有4000名貧困戶在家門口上崗就業,他們保潔、保綠,輕松掙錢,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樹新風”工程引導貧困群眾暢享新生活、感受新變化,在鄉風文明教育中積極參加衛生保潔、參與村莊事務,用雙手裝扮美好幸福生活。
鐵肩擔責誓脫貧,不破樓蘭終不還。站在新起點,泌陽縣委、縣政府將帶領全縣人民強化責任擔當,堅決打好脫貧攻堅集中總攻戰,確保2018年底實現脫貧摘帽,交上一份讓黨和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在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