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學家預言存在雙重子態粒子ΩΩ
摘要:原標題:日科學家預言存在雙重子態粒子ΩΩ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4日發布公告稱,該研究所與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在理論上預言
原標題:日科學家預言存在雙重子態粒子ΩΩ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4日發布公告稱,該研究所與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在理論上預言了一種新粒子——雙重子態粒子ΩΩ的存在。這項研究成果可望闡明基本粒子夸克如何組合物質這一現代物理學的根本性問題。
世間所有物質全部由被稱為夸克和輕子的基本粒子組成。夸克有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底夸克和頂夸克6個種類。由3個夸克組成的粒子統稱為重子。質子和中子由上夸克和下夸克3個組合構成,實驗中還觀察到了3個奇夸克組成的Ω粒子。迄今為止已發現了多數由3個夸克組成的粒子。但是,自1930年代重質子(1個質子和1個中子)被發現以來,尚未發現由6個夸克組成的粒子(雙重子態粒子)。
日本科學家南部陽一郎提出的量子色動力學確認了夸克運動的基礎理論,可以統一描述夸克組成的粒子結構和它們之間的強作用力。此次,研究小組通過發展理論方法、計算算法和改進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成功地縮小了數值計算誤差。他們模擬的結果之一是發現了兩個Ω粒子間的作用力,即當兩個Ω粒子彼此逐漸接近時,在0.3×10-13厘米左右會相互吸引,但如果更接近就會強烈地排斥。由于這種吸引力,兩個Ω粒子可以形成結合狀態。此外,他們還發現新粒子ΩΩ具有與重質子相似的特征。
該成果明確了雙重子態粒子ΩΩ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可能性。研究小組期待通過世界各地的重離子對撞實驗,在重質子發現一個世紀后,雙重子態粒子被發現。該研究首次成功實現了從量子色動力學導出重子間的作用力。研究小組今后將利用大規模數值模擬,闡明6個夸克所組成的雙重子世界,并通過超算和數學模擬,澄清現代物理學中夸克如何結合成物質這一基本問題。
研究成果發表在24日《物理評論快報》網絡版。(記者陳超)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