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摘要:原標題: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感覺神經系統,可以激活蟑螂的抽搐反射,還能識別盲文字母。相關文章
原標題:人造神經系統為假肢和機器人提供觸感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造感覺神經系統,可以激活蟑螂的抽搐反射,還能識別盲文字母。相關文章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志上,這項為假肢創造人造皮膚的工作,是恢復截肢者感覺的第一步,也許有一天可以為機器人提供一些反射能力。
該成果模仿了皮膚如何伸展、修復自身的過程,它像智能感官網絡一樣,不僅知道如何將愉快的感覺傳遞給大腦,還知道什么時候命令肌肉做出反射性的及時決定。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教授、論文資深作者之一鮑哲南說,皮膚是一個復雜的傳感、信號和決策系統,人造感覺神經系統是為各種應用創造類似皮膚感覺神經網絡的關鍵步驟。
這篇論文描述的人造感覺神經回路,可以嵌入未來用于神經假體裝置和軟體機器人的類皮膚覆蓋物中。其集成了重要的三個組件——觸摸傳感器能夠檢測到很小的外部壓力;靈活的電子神經元可以發射信號;人造突觸晶體管能感覺信號刺激。其中,生物突觸可以傳遞信號,并可以存儲信息以做出簡單決定,突觸晶體管在人造神經電路中執行這些功能。
小組成員測試了系統產生反射和觸覺的能力。在一次測試中,他們將人造神經連接到蟑螂腿上,并對觸摸傳感器施加微小的壓力增量。電子神經元將傳感器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突觸晶體管將其傳遞出去,讓蟑螂腿隨著觸摸傳感器上壓力增大或減小而或多或少地劇烈抽動。在另一項測試中,這種人造神經還能夠區分盲文字母。(記者房琳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