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品項目《桂林有戲》南寧演出 展現千年文脈風流
摘要:圖為《桂林有戲》劇照 韓江 攝中新網南寧6月7日電(記者 林艷華)“遠目眺山巒,奇峰生池間。觀止嘆漓江,碧波蕩清漣。漢元置始安,滄桑兩千年。今朝數風流,自奮莫等閑
圖為《桂林有戲》劇照韓江 攝
中新網南寧6月7日電(記者 林艷華)“遠目眺山巒,奇峰生池間。觀止嘆漓江,碧波蕩清漣。漢元置始安,滄桑兩千年。今朝數風流,自奮莫等閑。”6月6日晚,文化精品《桂林有戲》廳堂版專場匯報演出在南寧明星劇場舉行,文場《詠桂林》拉開演出序幕。身著旗袍的姑娘們從桂林城的歷史深處緩緩走來,娉娉婷婷,歌聲如訴。唱詞的字里行間充滿對桂林的熱愛。
圖為《桂林有戲》劇照 韓江 攝
為展示廣西地方戲曲文化的成果與魅力,加快民族文化強區建設,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營造喜慶歡樂的社會氛圍,廣西文化廳于6月6日、6月7日晚在南寧舉辦戲劇文化精品《桂林有戲》廳堂版專場匯報演出。
《桂林有戲》集桂劇、彩調、文場、大鼓、彈詞等多種戲曲表演形式之精華于一體,全面展現桂戲的正和雅、動與靜,集中桂林傳統文化的清逸之風。本次演出將非遺的活態傳承與現代舞美設計理念相結合,通過聲光電、多媒體以及傳統手繪等多種手段,展現小劇場戲劇的獨特魅力,讓觀眾耳目一新。
圖為《桂林有戲》劇照 韓江 攝
當天晚上,桂劇《拾玉鐲》、彩調《王三打鳥》選段、彩調《娘送女》片段、桂劇《人面桃花》等桂林地方戲曲經典劇目的重新演繹,經過現代藝術加工和精心打造,讓這些戲曲煥發新的舞臺魅力。桂林的曲藝豐富多彩,《桂林彈詞》、《桂林大鼓》等曲藝節目,極富桂林韻味。
圖為《桂林有戲》劇照 韓江 攝
彩調富于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王三打鳥》是彩調代表劇目,王三與毛姑妹的一段雙人歌舞集中了彩調扇花、手巾表演藝術之精華,八桂兒女的至情至真躍然于舞臺之上。《娘送女》也是廣西家喻戶曉的一出彩調劇目,深受百姓喜愛。在送親的山路上,媒婆殷勤,轎夫活潑,一幅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廣西鄉村生活畫卷也徐徐展開。
“你瞧那尋情的人在臺上,我看這問心的人兒在席間……”官帽椅,三弦琴,素色長衫,彈詞極簡清逸,浸染著桂林風土自然,新詞古曲,適合靜心品賞,在唱曲人的眉眼聲腔中,觀眾仿佛閱盡桂林千年文脈風流。(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