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評論

深刻感悟端午節里的家國情懷

2018-06-16 15:18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yss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老帆6月12日,江蘇大學十多名來自古巴、喀麥隆、巴基斯坦、贊比亞、幾內亞等國的留學生走進鎮江市南山街道五鳳口社區,與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畫彩蛋,感受中國傳統的端午文

老帆

6月12日,江蘇大學十多名來自古巴、喀麥隆、巴基斯坦、贊比亞、幾內亞等國的留學生走進鎮江市南山街道五鳳口社區,與社區居民一起包粽子、畫彩蛋,感受中國傳統的端午文化。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中秋等民俗節日一樣,素來備受官方和民間的共同重視,被賦予了相當豐富的情感和文化元素,2009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外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使之成為觀照中華文化、文明的一個重要載體。如何把端午節過得更有儀式感也更具時代意義,也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享民俗趣。吃粽子、掛香囊、置艾草、賽龍舟、驅五毒、馀雄黃酒、懸鐘馗像……經過千年演進,端午節的這些習俗至今仍被傳承下來,不僅保持了別具一格的節日特色,而且給人們帶來特別的節日樂趣和體驗。尤其是作為最主要標配的粽子,盡管早已步入工業化、流水線生產時代,但人們還是樂于親自動手做,既沿襲傳統口味又嘗試花樣翻新,吃粽子不再滿足于“飽口福”,而更看重節慶的氛圍和樂趣。

品文化味。端午節蘊涵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這也是其之所以經久不衰,并且日益為國外民眾認同、熱捧的關鍵所在。節氣文化。我國古代民間就十分重視節氣、生活、生產規律的研究,不少民俗節日都與特定的“節氣”相對應,農歷五月初五接近夏至,是白天最長、陽氣最旺時節,故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凸顯出天人相應的樸素思想;健康文化。陽盛易傷人,也易于害蟲繁殖、病毒傳播,故而有了艾草醺毒、雄黃驅毒等原始“秘方”,可見祖先們對健康養生頗有講究;進取文化。端午之際萬物生長極其旺盛,顯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多地有賽龍舟民俗,正流露出昂揚向上、拼搏進取的心態。

抒愛國情。歷史上端午節起源有多個版本的傳說,愛國詩人屈原遭流放后因報國無望于農歷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民眾紛紛自發劃船尋找、營救,為保屈原遺體不被魚蝦所食,家家戶戶都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劃船、投粽子,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約定俗成,得到民眾最廣泛的默契,清楚地表明愛國主義情懷自古以來就根植在炎黃子孫心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端午節不啻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端午節緬懷愛國詩人,寄予著人們對國強民富的執著愿景,也激勵著我們為未來美好生活和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端午節過得更有儀式感,不忘節俗初心、感悟家國情懷、融入時代元素,既是一種民俗敬畏和文明傳承,更是一種文化自信和精神堅守。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華龍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建阳市| 沧源| 通河县| 萨嘎县| 玛沁县| 平和县| 老河口市| 繁峙县| 呼玛县| 兰溪市| 扶沟县| 衡南县| 道孚县| 双桥区| 北海市| 永仁县| 自治县| 洛隆县| 双流县| 清远市| 邹平县| 宿迁市| 手机| 铜川市| 英山县| 浦江县| 景泰县| 齐河县| 集安市| 大方县| 涿州市| 夏邑县| 拉孜县| 宁城县| 江都市| 荥阳市| 内乡县| 琼海市| 南澳县|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