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03個小時 記者全程記錄海員們真實生活
摘要: 原標題海上的日子6月20日,經過一天的航行,金海發貨輪駛出渤海海域。連日來的陰雨天好轉,水手們用高壓水槍引出海水沖刷甲板。6月21日晚,船舶經過一個小島時,右側甲板的
原標題海上的日子
6月20日,經過一天的航行,金海發貨輪駛出渤海海域。連日來的陰雨天好轉,水手們用高壓水槍引出海水沖刷甲板。
6月21日晚,船舶經過一個小島時,右側甲板的手機信號加強,海員們舉起手機搜尋信號。
6月23日,行駛在海面上的金海發貨輪。
金海發貨輪的航海日志。
呂良鵬長年在海上工作,家里的大小事務都由妻子陳映園一個人操持。他們位于廈門的家靠近海邊,一有汽笛聲響起,陳映園就會不自覺地朝窗外看一看。
6月19日22時16分,船舶所經過的海域突然有了手機信號,呂良鵬撥通了妻子的電話。海上信號微弱,海員們大都把手機放在船窗邊以便接收信號。
6月19日晚上,船長呂良鵬(圖中)在駕駛艙和大副查看船舶的行駛情況。夏季,海上風浪小,正是貨輪行駛的最佳季節,也是航線最繁忙的時候。
6月20日晚,世界杯小組賽葡萄牙對戰摩洛哥,沒有當班的海員們聚在一起觀看球賽。當C羅打進制勝一球時,海員們起身歡呼。
6月20日,在船艙健身房,老軌(船上對輪機長的稱呼,左一)和大廚比手臂上的肌肉。
6月22日,工作結束后,海員溫永修把椅子并在一起,躺在上面看一檔美食節目。
老軌對機艙的設備進行保養。機艙內空間狹窄,再加上機器運轉時散發出的熱量,這里的溫度超過40攝氏度,輪機員們經常是滿頭大汗。
“沒有海員的貢獻,世界上一半的人會受凍,另一半人會挨餓。” 世界貿易90%的運輸量從海上進行運輸,全球65億人的生活所需離不開全球150萬名海員的辛勤勞動。但由于工作環境艱苦枯燥,當下愿意當海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作為世界海洋大國,我國正面臨著海員人才不足的挑戰。
6月25日是第八個“世界海員日”。從6月19日到6月23日,搭乘一艘從天津港到福建泉州港的貨輪隨船采訪,在103個小時、1140海里的航程中全程記錄下海員們的真實生活。
“一切準備就緒,達到適航條件。”
“出發!”
6月19日上午7時30分,隨著船長呂良鵬的一聲令下,在天津港碼頭停泊了39個小時的金海發貨輪再次起航。這條長250米,寬43米,載重10.5萬噸的貨輪將在海上航行5天后抵達目的地福建泉州港。
海齡是計算海員職業生涯的特殊概念,表示海員實際在船的工作時間。47歲的呂良鵬有著17年的海齡,作為船長,每次航前會上他都會重申出行前的注意事項。安全檢查、機器檢修、甲板情況、海員狀態……“我不僅要了解這條船,還要了解這條船上的人。”呂良鵬說,上了這條船,大家都是兄弟,只有同舟共濟才能乘風破浪。
海員們通常8個月才能休一次假。如果是環球航線,有時候一個多月都無法跟家里通個電話。此次出行前,妻子陳映園還勸呂良鵬換個陸地上的工作,多陪陪即將上中學的兒子。“孩子長這么大,他就只開過一次家長會。”陳映園說,海員們的生活圈太封閉,讓他早點下來也是擔心他和這個社會脫節了。
眼前的這條航線呂良鵬已經跑了數十次,面對茫茫大海,他從不畏懼。然而這幾年,他卻開始疑惑,“為什么許多年輕人都不愿做海員了?”想起當年自己做海員時的興奮,呂良鵬對于眼下航海專業畢業生的擇業觀有點想不透。他也承認,這幾年海員的職業榮譽感的確大不如前,“表面光鮮,實際上很苦”。
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14年提供的一份調查顯示,航海類學生在校期間愿意上船工作的只有46.9%,5年后仍在船上工作的本科生不超過20%,將海員作為終身職業的更是少之又少。
隨著“海運強國”“海洋強國”戰略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的提出,我國需要大量的高級海員。然而,培養一名高級海員的難度絲毫不亞于飛行員。呂良鵬介紹說,高級海員的培養周期在6年以上,船長在14年左右。他們不僅要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書,還要參加大量的室內課程培訓,船舶模擬訓練,才能獲得職業準入資格。除此之外,他們還得通曉航海科技、船舶管理、貨運、外語、天文、氣象等多方面知識。
1992年出生的林凱鴻是這條船上最年輕的水手。2016年畢業時,他們班26名同學只有7名上船做了海員。林凱鴻說:“這項職業生活單調,收入不高,如果不是因為喜歡或者專業所致,誰愿意來做?”
對于海員們來說,長時間的海上航行最大的壓力來自心理。
“在船上待久了,如果沒有及時的心理疏導,海員們的身心有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還多少伴有輕度抑郁。”金海發貨輪的政委吳興貴說。
2015年8月份的一天,在前往巴西的貨輪上,一個年輕的海員突然走向甲板欄桿,并試圖翻越,吳興貴急忙跑過去把他從身后抱了下來。此時,這名海員才如夢方醒。經過了解,吳興貴得知這名海員因為工作原因,一直沒來得及處對象,在長時間的海上航行中又一直為此事懊惱而不能自拔,失神中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據了解,全球150萬海員中,我國的海員人數超過70萬(截至2017年底),是世界上擁有海員人數最多的國家。他們長年工作和生活在船上,遠離普通人的視線,其切身利益往往缺乏社會關注。不過,隨著近年來我國對航運業的進一步重視,海員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海員們的待遇在各方努力下正在逐步提高。“只有維護好他們的利益才有利于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呂良鵬說,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他很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
6月23日,航行了103個小時、1140海里后,金海發貨輪終于按時抵達泉州港。海員們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后,又要開啟新航程……
鏈接
根據交通運輸部6月25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78家海船船員培訓教育機構航海類專業招生人數從21852人持續下降至12803人,下降趨勢明顯。與此同時,高級船員的外派數量穩步增長,需求在擴大。
在中國海員建設工會的推動下,中國海員的最低基薪在2018年首次超過了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海員最低基薪標準。根據《中國船員集體協議》規定,2018年,中國海員伙食費每人每天提高1美元,超期服務補貼從過去的10%提高到100%。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