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微納加工領域迎來精妙“冰刻”術
摘要:在-130℃附近的真空中,水蒸氣會凝華成一層超級光滑的薄冰。近日,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用這種特殊的“冰”代替傳統電子束曝光中的光刻膠,做出了微納尺度的三維金屬
在-130℃附近的真空中,水蒸氣會凝華成一層超級光滑的薄冰。近日,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用這種特殊的“冰”代替傳統電子束曝光中的光刻膠,做出了微納尺度的三維金屬結構。這一新穎、簡便的“冰刻”術有望在三維微納加工中大顯身手。
據了解,當前最常用的微納加工方案為電子束曝光技術,簡稱“光刻”。實際操作中光刻的精度約在60—80納米,但這已滿足不了微納器件的小型化、精細化等日益突出的需求。
6年前,剛回國的仇旻就提出用冰來做光刻膠并運用在三維微納器件加工領域上的設想。如今,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仇旻教授團隊經過6年研發,搭建了一條全新的集制冷組件、注水組件、支撐組件、測溫組件于一身的掃描電鏡。
“我們在電鏡上進行納米冰膜的制備,又可將冰膜移動到金屬沉積臺。這是一個全程‘冷鏈’的移動操作臺。”參與研發的洪宇博士說。
通過這臺儀器,仇旻團隊成功制造出金字塔、蘑菇、橋等三維造型,并保證了作品的精度——分辨率達20納米,定位精度達到100納米以下。
仇旻介紹,“冰刻”術最大的難點在于找到平整納米冰膜,團隊不斷實驗尋找到了真空中-130℃附近,恰好是水蒸氣凝華成無定形冰的條件。
平整的冰膜讓電子束可以對冰雕刻出更多精巧的立體結構。“我們還嘗試在一根頭發絲千分之一粗細的納米銀線上,安放了一塊納米銀牌。”洪宇說。
該技術目前已在Nano Letter雜志發表論文。仇旻認為,該技術為基于量子點、納米管、納米線、石墨烯、光纖等材料的新型光電子器件創造更多可能。(江耘)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