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聯邦:重塑詩歌精神的吶喊
摘要:孫聯邦俄羅斯詩人普希金說:“樹木正在脫去它金黃色的衣裙。”是的,秋天來了,這個季節正在把詩人還原成真正的詩人,它使我們脫去偽裝,成為我們內心的自己。正
孫聯邦
俄羅斯詩人普希金說:“樹木正在脫去它金黃色的衣裙。”是的,秋天來了,這個季節正在把詩人還原成真正的詩人,它使我們脫去偽裝,成為我們內心的自己。正如青年詩人郭建光的《回聲》,帶著他深沉的詩意,在生活的面前發出一道亮光。這是一道久違的亮光,一道讓人期盼已久的重塑詩歌精神的亮光。
令人敬畏的是,詩人郭建光對沉重的生活進行了思考和反擊。這種反擊突破了挾持詩人的精神圍城,他用詩歌作品賦予了生活和歲月新的內涵。正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傷痕文學”,后來的“尋根文學”一樣,詩人郭建光的《回聲》可以定義為“回聲文學”。“回聲”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既象征著詩歌、生活或靈魂衰退的呻吟,又暗喻著詩歌、生活或靈魂復蘇的吶喊。它是詩人靈與肉激烈博弈的結晶。
詩歌精神的“回聲”。郭建光在大學讀文學專業時,他就從文學導師那里,領悟到了文學創作的真諦。因此,他一意孤行地繼承韓愈、柳宗元詩歌寫實風格,和杜甫質樸滄桑的“詩史”理論、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創作主張,以及古希臘荷馬史詩宏大的敘事風格,普希金詩歌的敘事藝術,這在當下詩派林立、潮流跌出、迷亂喧囂的時代,詩人郭建光特立獨行,堅持獨立的詩神操守,堅守詩歌的良心,堅持內心的自我,“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種浩然正氣,正是詩神精神的“回聲”。
這種“回聲”具象在詩人對故鄉、故土的眷念,對父親的追思,對母親的依戀。在鋼筋水泥構成的市井里,依然沒有動搖他對故鄉赤子情懷。《木香》是一首震撼心靈的詩作。《木香》寫自己和母親的一次對話,寫了自己對母親的理解,自己對鄉土的眷戀,延伸出自己父愛的缺失,以及對母親曾經的誤解。母愛的堅強彌補了缺失的父愛。
詩歌風神的“回聲”。在《回聲》這首詩歌里,詩人回答了詩歌風神的實質,就是尋根和修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如詩人寫道“我在一行行漢字里尋找你的影子/我在這山那水的深深淺淺里讀你的不老容顏”,這也是詩人屈原的風神回歸。郭建光詩歌的風神就是把當下生活的現實揉進心靈進行拷問和審視,他是一個具有深刻的現實感和深沉歷史意識的詩人,郭建光從感知的“回聲”出發,對繁瑣、沉重、多變的生活進行了反思,對社會的墮落進行了拷打,對駁雜的人生進行了觀察。
創作突圍的“回聲”。《一個農民工的傳奇》是詩人郭建光重塑詩歌精神的標簽。在這篇宏大的敘事詩中,詩人融入了報告文學的藝術張力,300多行詩歌顯示了詩人駕馭詩歌結構、詩歌語言、詩歌節奏的強大力量。詩人善于借用和調動各種文藝技巧,把小說的藝術、散文的手法、紀實文學的手段,一并融進自己的創作的靈魂里,突破了狹隘的體裁圍欄,創作了詩報告。詩人用真摯的感情,憨厚的動作,細膩的白描,把農民工司令張全收的艱辛、愛民、親民的形象豐滿地展現給了讀者。用敘事塑造形象,本來是小說家的本領,但在詩人手里,竟然成為詩歌創新的一種突破。這種創作突圍的“回聲”,詩人對時代和生活的擔當精神,促使詩歌從朦朧的自我情調轉變為關注社會和人生的大格局,詩人對傳統創作的掙脫,是解放自我、釋放心靈的突圍,這也是詩人重塑詩歌精神的嘗試。
總之,郭建光的詩歌厚重質樸,情感細膩,敘事靈活,思緒活躍,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詩人郭建光已經不是作為“人”而存在的郭建光,他將被作為“回聲”的符號而存在。相信有一天,詩歌史會記錄下郭建光式的詩歌“回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