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社會

分離焦慮感 大人比孩子還重?

2018-09-10 16:47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第一天送女兒入學,周女士在校門口站了半個多小時才悵然離去 —— 分離焦慮感 大人比孩子還重?開學,對于部分家長來說是重回自由的“解脫”,然而對

 第一天送女兒入學,周女士在校門口站了半個多小時才悵然離去 —— 

分離焦慮感 大人比孩子還重?

開學,對于部分家長來說是重回自由的“解脫”,然而對于孩子剛剛步入校門的父母來說,更像是一場不舍的分別。相對于孩子們對未知的好奇,家長們更擔心離開家的孩子們能否適應校園生活,“分離焦慮癥”這一容易出現在幼兒身上的情況,如今更多地體現在家長身上。面對遲早要到來的“放手”,孩子們為啥比父母能更快適應?而家長的焦慮情緒又該如何緩解?

送娃上學 孩子挺開心 父母很操心

“我看娃倒是挺開心的,蹦蹦跳跳就進校門了,我還在校門口看了半天,心里還挺難受的。”剛把女兒送進大雁塔小學的市民周若敏告訴記者,女兒這一上學,自己感覺心里空落落的,入學第一天送孩子進校門后,自己在校門口站了半個多小時才離去。

周若敏說生完孩子后一直是自己親自帶,為此還辭去了工作,上幼兒園時中午都要把女兒接回來吃飯,生怕孩子不適應集體生活。考慮到孩子即將上小學,周若敏今年才回到了工作崗位,沒想到送孩子上學第一天自己比孩子反應還大,她說孩子很向往小學的生活,在校門口就結識了小伙伴,自己叮囑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就和新朋友一起進了校門,“她剛一走就很想她,在校門口看了半天娃的照片。”周若敏說,去上班自己也魂不守舍,這種不安的心情直到晚上回家看到孩子才有所緩解,聽到孩子興奮地講述自己的見聞,周若敏才放下心。周若敏告訴記者,在校門口還看到許多和自己相似的家長,電動校門都關了,家長還在往里張望,有些家長甚至還紅了眼眶。

小朋友的家長如此,大孩子的父母也不例外。今年8月底,孩子去武漢上大學了,王冰洋和老婆一起送孩子上學。“我們提前大半個月就訂酒店,沒想到娃學校周邊的酒店好多都被訂出去了,一問都是父母送娃上學的。”幫孩子提東西進寢室那天,王冰洋和其他父母聊天得知,許多家長甚至打算在周邊的賓館住半個月到一個月,說是孩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洗衣服、換床單這種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會,擔心孩子不習慣。

王冰洋說,自己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是到離開的那一天也很不好受,不愛拍照的他讓妻子給他和兒子拍了好多張照片,還絮絮叨叨跟兒子說了很多需要注意的事。反倒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兒子顯得十分灑脫,急于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還催著王冰洋兩口子快點回家,“我們還操心娃不能照顧好自己,結果我和我老婆兩個人反倒先調整不好情緒。”

負面情緒 影響到孩子 阻礙了交際

“主要現在負面新聞太多了!”說起家長這種焦慮情緒的根源,從事幼兒教育的徐俊琳表示,現在的確有不少校園霸凌、欺詐陷阱的情況,剛剛接觸集體生活的小朋友或者大學生,有時難以辨別或處理這種情況,父母的擔心并不是毫無緣由。

徐俊琳告訴記者,還有些家長的擔心和孩子自身性格有關,有些孩子內向靦腆,的確很難在短期內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孩子的分離焦慮直接導致了父母的憂心忡忡。徐俊琳說,這種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剛剛進入幼兒園或校園的兩周內,孩子們從溫馨的家庭生活過渡到緊張有序的校園生活,與最親近依賴的家人分離,加上所處環境、生活節奏等多方面變化,很容易讓孩子感到極度缺乏安全感。

“沒有了安全感,孩子的情緒波動就很大,所以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完全可以理解。”徐俊琳說,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就更不能跟孩子一起“焦慮”,否則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孩子。而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已經很少,因為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孩子們從小就接觸網絡世界,甚至利用父母的手機進行基本社交,朋友圈點贊、發語音聊天等,交際能力遠遠強于以前的小朋友。

對于送孩子上大學的父母,陜西天語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陳鳳山認為,陪孩子去新環境看看走走無可厚非,但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孩子沒有獨立生活過就事事親力親為,這樣不僅加重了家長的不安心理,更讓孩子認為還可以依賴父母,其實大學生已經成年,能夠很快適應新環境,即使沒有獨自生活的經歷,也能在短期內掌握。

如果父母一味擔心,舍不得離開孩子,甚至幫孩子整理宿舍,陳鳳山認為這并不利于孩子與室友的相處,“在其他同學眼中可能就是大小姐、大少爺,還在父母的庇護下,對孩子的影響很不好。”

遠離焦慮 須提前調節 要放手鍛煉

有些家長幾周都走不出分離焦慮,甚至孩子都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家長依然擔憂。對此,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海琴提出,家長的焦慮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加重孩子的不適感。張海琴認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在孩子入學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孩子的分離是必然的,家長一定要早日認識到這一點,然后果斷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張海琴說,小朋友的家長不用擔心,只要孩子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下成長,一定能夠在短期分離的過程中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并適應外部環境。

張海琴認為,提前做好準備非常重要,在開學前的一段時間,家長就要和孩子一起開始建立適應期,比如每晚早點入睡,告訴孩子幼兒園的新奇美好,和朋友老師的重要性,讓孩子對進入幼兒園、小學充滿期待憧憬。在入園前幾天,家長一定要把孩子快速交給老師,和孩子簡短道別后立馬離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示留戀,這樣不僅能夠穩定孩子的情緒,家長也能較快從和孩子的分別情緒中抽離。

已經步入大學的孩子,張海琴建議父母送到學校后立即離開,這種快速分開一是由于大學多在異地,父母走后即使有擔心,也不能再回去找孩子,杜絕舍不得孩子的后患,而是能夠留給孩子一個自己認識新環境的機會,大學生本來也應該具備這種素質。張海琴表示,如果父母擔心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就在入學前的假期多讓孩子在家做家務,“不在乎做得好不好,主要是培養孩子動手的意識,多做幾次就熟能生巧了。”家長的不放手反而會讓孩子在面對需要獨自處理的事情時畏首畏尾。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福建省| 丹江口市| 剑川县| 盐池县| 焦作市| 青河县| 泰州市| 濮阳市| 大英县| 刚察县| 临夏县| 房产| 铁岭市| 朔州市| 苏尼特右旗| 南陵县| 禹州市| 建德市| 静安区| 子洲县| 南平市| 巴彦淖尔市| 浦城县| 固安县| 万州区| 台北市| 博罗县| 甘孜| 曲阜市| 林芝县| 仙游县| 凌云县| 正定县| 上高县| 东山县| 临泉县| 清丰县| 云梦县| 揭东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