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變遷
摘要:吳慧萍我出生的年月,是國家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后期,買糧食要糧票、買豬肉要肉票。在那個時期,肉類等葷菜可以稱得上是餐桌上的奢侈品,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我家隔壁的文
吳慧萍
我出生的年月,是國家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后期,買糧食要糧票、買豬肉要肉票。在那個時期,肉類等葷菜可以稱得上是餐桌上的奢侈品,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我家隔壁的文娟大我五歲,她從小就沒有讀書,是我們村最勤勞的小姑娘。那年秋天,她家殺豬了,豬肉賣給供銷社,可以多分配一些肉票,豬頭留下來全家打牙祭。豬血湯一煮好,文娟就端了一大碗送過來。我們家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一家子十口人坐下來吃飯,餐桌上無非是自家地里種的黃瓜、豆角之類的素菜。這碗豬血湯,無疑是當晚最好的一道菜,大部分都被太奶奶、太爺爺舀進了我和弟弟的小木碗里。
那頓飯我頭也不抬,吃得有滋有味,但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文娟家廚房飄來了一陣陣香味,我不用想也知道,此刻在她家那口大鐵鍋里,豬頭肉和著茴香桂皮正在沸騰,文娟也在灶下添柴,很快鍋里的大豬頭就會骨肉分離,文娟和弟弟、妹妹就有大骨頭啃了。我心里好羨慕!母親喚我洗臉洗腳,我卻溜出了家門,肚子里的饞蟲早被香味勾起,我哪能安生待在家里。不知不覺,我已經走到了文娟家門口。果然我沒有猜錯,文娟手里正捧著一塊大骨頭,坐在院門外的石墩上啃得津津有味。
“文娟姐姐,你家的豬血湯可真有味兒!”我走過去蹲在她面前,眼巴巴望著她手里的骨頭,文娟卻抬頭朝我身后喊了一聲:“姨娘。”我扭頭一看,原來是母親發(fā)現(xiàn)了我的行蹤跟了過來。“快回家洗洗睡,文娟姐姐還有事,沒空跟你玩。”母親拉著我的手就往外走。我戀戀不舍地回頭看了看文娟,沒想到她一個箭步跑了上來,把她的大骨頭往我手里塞。我喜出望外地一把接住,母親卻說:“不要不要,娟兒你自己吃!”她硬生生把骨頭又還了回去,一把抱起我就走,我哇一聲哭了出來。回到家,母親把我關進房間,找了一根細竹絲抽我:“叫你饞嘴!還哭,不許哭!明年就要上學了,還不曉得丑!”
那天晚上,我睡著的時候臉上還掛著淚珠。第二天,太爺爺一大早就去了集鎮(zhèn),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眼前一亮,餐桌上居然有一茶缸紅燒肉,色澤紅亮,肥瘦相間,上面還放了細碎的香蔥,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看的紅燒肉,相比之下,桌上的茄子、黃瓜等都黯然失色。我和弟弟大快朵頤,吃得滿嘴流油,小肚滾圓。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這缸里色香味俱佳的紅燒肉,是太爺爺走了十里路到鎮(zhèn)上的飯店花高價買的。為了我這個饞貓,太爺爺著實奢侈了一回。好笑的是我的腸胃不爭氣,吃完第二天上吐下瀉,折騰了幾天,母親又好氣又心疼。這件事理所當然就成了我的笑柄,長輩們沒事就拿出來說說,讓我好多年都抬不起頭。
第二年,我上學了。那年我們村經常召開社員大會,好像在討論什么大事。有一天晚上,生產隊又召集戶主開會,太爺爺回來的時候面帶喜色。原來,我們生產隊要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把隊里的田地根據家庭人口,通過抓鬮的方式分配到戶。太爺爺手氣好,抓鬮抓到了一塊大家伙兒公認的高產田,我們全家奮斗的激情被點燃了。
那時候,爺爺、奶奶五十多歲,身體很好。父母二人負責開荒,總是天不亮就走,天黑才回家。爺爺、奶奶負責種地,叔叔和姑姑負責養(yǎng)牛、打豬草。太爺爺、太奶奶負責家務,照看孩子。到了農忙季節(jié),全家老小一起上陣。新開墾的地里種滿了玉米和山芋,人吃不完就養(yǎng)豬。臘月殺豬,后腿腌成火腿,其余的切成長條,用一口大缸腌。于是,我們家里常年有臘肉吃,我這個小饞貓再也不用吵著要吃肉了。下半年空閑的時候,奶奶把臘豬腳洗干凈,加入筍干小火慢燉,豬腳快熟的時候再加入自己家做的豆腐角。一家人圍著火爐,熱氣騰騰地吃著、笑著,好不開心,特別是我們家的火腿,簡直就是百搭的食材,是餐桌上的“魔術師”,不管它遇見啥,都會瞬間變成唇齒留香的美味。
歲月變遷,斗轉星移。農村的市場不知不覺活躍起來,那些有生意頭腦的人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做生意了。我們村的特產是茶葉,渠道暢通之后,價格蹭蹭往上漲,村里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飯煲、電風扇。太爺爺年輕的時候就是知名的茶師,年逾古稀又被鎮(zhèn)上的茶商高薪聘請,一個茶季也能掙不少,我的兜里也常常有零花錢。不知從何時起,餐桌上的雞、鴨、魚已屢見不鮮,我吃飯也開始挑肥揀瘦了。
后來,當母親在我的孩子面前再次提起我的童年時,我也忍不住感慨萬分。我出生在這個溫暖的家庭,成長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四十年來,我見證了餐桌上的變遷,見證了我們全家乃至全村人實現(xiàn)小康生活的每一個腳印,這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