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局走出產業扶貧新路子
摘要:本報訊 (記者 張 朝)9月13日,由市畜牧局主辦的全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現場會在泌陽縣舉行。會議貫徹落實省畜牧局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及全市產
本報訊 (記者 張 朝)9月13日,由市畜牧局主辦的全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現場會在泌陽縣舉行。會議貫徹落實省畜牧局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及全市產業扶貧現場會精神,學習交流我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好的經驗和做法,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推進我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向前發展。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泌陽縣夏南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恒都食品公司肉牛屠宰加工生產線、豫新牧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幫扶帶貧模式。泌陽縣畜牧局、上蔡縣畜牧局和恒都食品公司、龍鳳山農牧公司、豐源和普農牧公司分別作了典型發言。會上印發了畜牧產業扶貧典型經驗匯編。
我市是畜牧業大市,全市大中型養殖、加工企業眾多,這些企業具有較大的生產規模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市畜牧部門積極引導、組織這些企業投入產業扶貧中,發揮自身優勢,勇于擔當,承擔扶貧的社會責任。鼓勵支持畜牧企業發揚奉獻精神,主動地為貧困戶結對幫扶送崗位、獻愛心。充分利用各級產業扶貧優惠政策,向幫扶帶貧企業傾斜,既發展壯大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又帶動貧困戶脫貧,實現互惠互利雙贏。
近年來,全市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許多好的經驗與做法。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市畜牧局成立了畜牧產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成立了畜牧產業扶貧領導組織,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溝通協調,確保扶貧工作的精準、高效運行。
制定規劃,科學布局。各縣區制定了2016~2020年畜牧產業扶貧規劃,保證了產業扶貧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
創新載體,強力推進。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百企幫千戶”活動,宣傳發動全市畜牧養殖、加工企業和畜牧專業合作社發揮自身優勢,承擔扶貧義務,實現幫扶企業與貧困戶的有效對接。目前,全市已累計組織畜牧企業220家,幫扶貧困戶14249戶33473人,帶動就業1747人,并在市、縣、企業三級建立了幫扶貧困戶信息臺賬。積極探索畜牧產業幫扶模式,主要有7種幫扶模式。入股分紅模式: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小額貸款或到戶增收項目資金入股大型養殖企業,企業每年按一定比例對貧困戶進行分紅。寄養代養模式:貧困戶利用到戶增收資金或自籌資金等購買畜禽幼仔,交給合作社或企業代養,扣除代養代管成本后,貧困戶獲得養殖收益;企業向貧困戶提供種苗,由貧困戶飼養,企業簽訂協議以高于市場價格負責回收,按照約定確保貧困戶獲得飼養收益。借母還仔模式:對有養殖意愿并具備養殖條件,但沒有資金購買種畜的貧困農戶,企業向其提供后備母畜供貧困戶飼養,等來年產仔后還給企業等量的母畜,其余供貧困戶滾動發展。就業幫扶模式:吸納有勞動能力、愿意從事畜牧業生產的貧困戶到企業就業。直接幫扶模式: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相結合,企業自籌資金,無償給貧困戶。土地增收模式: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出租或者種植企業所需飼料原料,實現增加收入。科技幫扶模式:企業義務為養殖戶邀請專家到養殖現場進行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戶掌握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水平,增加經濟效益。
摸清底子,建立臺賬。通過發放調查表對養殖戶的養殖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我市有貧困養殖戶5905戶,目前根據畜種的不同分類對貧困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通過發展養殖業為貧困戶精準脫貧提供支撐。
強化培訓,提升素質。依托專家講師團,按照制訂的培訓方案,有組織、有計劃地對貧困戶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與指導,確保扶貧對象不走彎路。
制定政策,助推幫扶。我市各縣區均出臺獎補政策,鼓勵支持養殖企業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引導有意向參與養殖的貧困戶通過畜牧產業脫貧。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