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實施鄉村旅游和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摘要: 美了鄉村 富了村民記者 張新理 王曉晶駐馬店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山青水秀,旅游資源豐富,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批國民休閑旅游勝地、中國十大
美了鄉村 富了村民
記者 張新理 王曉晶
駐馬店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山青水秀,旅游資源豐富,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批國民休閑旅游勝地、中國十大最具投資潛力旅游目的地、中國傳奇之都。
讓美麗鄉村綻放異彩。在脫貧攻堅的聲聲號角下,駐馬店市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豐富多樣的物產、明顯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貧困戶實現就業脫貧夢。
在摸索中前進,景區+鄉村旅游、城鎮+鄉村旅游、通道+鄉村旅游、產業+鄉村旅游、康養+鄉村旅游和文化+鄉村旅游等多業態發展;政府、村委、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主體參與發展的格局。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示范點3個,河南省特色旅游村19個,鄉村旅游企業1千多家,從事鄉村旅游活動的農民近5萬人,帶動3萬余貧困人口脫貧。實施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工作齊頭并進,讓我市的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闊步前行。
鄉村美了,鄉親富了!而今,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在天中大地徐徐展開,一張張生動明媚的笑臉在山鄉田野綻放,偉大的小康夢想正在駐馬店市逐漸變成現實。
戰略謀劃,“鄉村旅游+脫貧”打開鄉村致富門
蕭蕭秋風,美景依舊。確山縣老樂山風景區作為龍頭企業在土地流轉、集體安置方面成效明顯。對景區內群眾搬遷進行高標準補償,并在景區南大門為搬遷戶規劃建設了集自住和旅游食宿經營為一體的農家樂住宅,鄧莊村里溝村整體搬遷24戶85人,貧困戶2戶2人;鄧莊村小王莊等4個村民組搬遷共50余戶160多人,搬遷農戶依托安置房開辦農家樂15家,超市2家,月收入在萬元左右,徹底改變了昔日的貧困局面。像確山縣老樂山風景區將鄉村旅游與脫貧攻堅相融合的發展戰略,只是全市上下一盤棋謀劃鄉村旅游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鄉村旅游在全域旅游的時代背景下,在市場要求、內在因素、政策環境共同作用下,在發展內生動力釋放和政府引導規范的共同推動下,順應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旅游+鄉村”空間優化重構、“旅游+農業”雙向疊加互促,以及業態競合互融和產能延展釋放優勢,立足小鎮、美村、農家鄉村旅游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以《駐馬店市“十三五”旅游產業規劃》為引領,全力推進《駐馬店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2020年)》實施,以“318”休閑農業工程(3條鄉村綠道、18個莊園經濟示范點)和“853”美麗鄉村工程(8個特色旅游小鎮、53個美麗鄉村)為抓手,引導我市的西部山區依靠“環城、依景、沿線(路、湖、河)”的特點,著力發展鄉村休閑度假產品;推動東部縣區依托農村自然生態和風情風貌,培育具有鄉土文化特色和農副產品特色的旅游鄉村,重點發展鄉村農事體驗產品,已初步形成了城市依托型、景區依托型、產業依托性、歷史文化依托型、民俗依托型、創意主導型、科技依托型等多類型、多業態、多主體參與發展的格局。
同時,市旅游局持續加大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工作力度,推進旅游發展與扶貧開發有機融合,印發了《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駐馬店市鄉村旅游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駐馬店市旅游產業扶貧三年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2018年駐馬店市旅游行業結對幫扶脫貧專項活動工作方案》,此外,積極發揮主導職能,將全市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工作納入駐馬店市旅游工作聯席會議議事體系和框架,嚴格責任落實,持續督促推進。
大戰略、大格局、一盤棋,全市掀起了鄉村旅游助力脫貧攻堅的熱潮。棋局已經落子,往日的柴門今日變成“財門”,偏遠鄉村散發獨特魅力,鄉村旅游扶貧迎來嶄新生機。
模式引領,“駐馬店樣板”走出美麗富民路
如何讓貧困村民,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走出一條具有駐馬店市特色的富民之路?
駐馬店市的答案是:圍繞省委、省政府實施的脫貧攻堅戰略,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技術、制度、管理、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出鄉村旅游發展“創新引領、人才支撐、抱團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市旅游局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調,推動各相關部門加大對鄉村旅游和扶貧工作的支持保障,加大對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交通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推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市已累計投入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億元,規模以上鄉村旅游在建項目15個。
平輿縣重點打造建設了以藍天芝麻小鎮、金沙灣、百花谷為代表的特色鮮明、產城融合、惠及群眾的新型特色景點。
確山縣重點打造常莊美麗鄉村、千年嶺農耕文化園、千年古栗園、二道河果蔬采摘園、稻田藝術公園等鄉村旅游項目。
泌陽縣依托景區開發鄉村旅游游項目達26個,角子山(鄉村)馬術俱樂部,今年投入了1300多萬元,實施建設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廁所等基礎設施工程。
汝南縣強力推進和孝鎮康元農業鄉村旅游項目、老君廟鎮小方村湖西生態旅游觀光園項目、鵬輝農業生態園項目、吳四毛生態園項目實施。
上蔡縣重陽文化旅游產業園的南城墻花帶項目,現已投資5626萬元,南城墻種植牡丹、櫻花等花卉近400畝,已初具規模。
龍頭帶動,典型示范作用充分發力
遂平縣發揮核心景區帶動作用,以嵖岈山風景區和嵖岈山溫泉小鎮為重點,提升景區對周邊鄉村旅游和貧困村的帶動力。至目前,全縣通過旅游產業吸納貧困人口靈活就業363人,帶動226戶貧困戶流轉土地978畝,人均年增收3千多元。
上蔡縣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項目,以地下糧倉為核心的農業生態觀光園,帶動了周邊以發展果蔬采摘、花卉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旅游產品,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帶動邵店鎮西崗村、楊屯鄉張儉村等村的貧困戶種植食用菊花近千畝。
西平縣嫘祖花苑風景區通過實施嫘祖花苑生態觀光園建設項目,為柏城街道辦事處周邊200名村民提供勞動就業崗位,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豫坡老基文化生態園利用政策資金1700萬元,帶動貧困戶340戶,按每戶5萬元的入股分紅形式帶動貧困戶致富。
平輿縣藍天芝麻小鎮項目,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村觀光旅游基地,為當地1500名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使當地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大王寨村制定了旅游扶貧發展規劃,實行龍頭企業帶貧助貧的形式,吸納貧困戶到景區公益崗位、生產加工崗位就業或從事芝麻葉、芝麻花、葡萄采摘等季節性勞務,帶動當地及周邊貧困戶年平均增收5千元以上。老灣村通過發展旅游,村里完善了道路、停車場等一系列基礎配套設施,并成功舉辦首屆荷花節,成為該縣的鄉村旅游明星村、脫貧致富樣板村。
泌陽縣馬谷田鎮依托銅山風景區,開發建設了萬畝梨園經濟體,直接受益農戶300多戶。
汝南縣和孝鎮康元農業項目安置貧困戶10戶10人就業,吳四毛生態園通過流轉土地1500畝建立香椿產業基地、百花園、百鳥園、兒童樂園、采摘園等,帶動了40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與200戶家庭困難、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簽訂了捐贈帶貧協議,每月給貧困戶捐贈150元。
至目前,全市實現旅游扶貧脫貧村45個,通過旅游扶貧項目帶動脫貧人口3萬余人,目前有36個貧困村和8241人尚待脫貧。
鄉村旅游與脫貧攻堅相融合的發展戰略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快步奔小康。如今,“駐馬店樣板”的互聯網+聯動發展、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全民眾籌發展、景點帶鄉村發展等“鄉村旅游+扶貧模式”,讓天中大地曾經貧困落后的鄉村農家賓客盈門。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