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三農 新農村

天中豐收季 歡樂田野頌

2018-09-20 08:34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wh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八九菊黃蟹兒肥,風和氣爽丹桂香。秋分將至,天中大地將迎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一分秋意一分涼,田野披上豐收裳。八九菊黃蟹兒肥,風和氣爽丹桂香。秋分將至,天中大地將迎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花生飽滿、板栗飄香、棉花吐絮、煙葉變黃、瓜果滾圓,豐收在望;此時,農家小院裝滿秋光、田間地頭笑聲飛揚、清清河塘鴨嬉魚肥、扶貧助困故事傳揚,處處歡樂、村村祥和,一幅豐收美景圖正在緩緩打開。

豐收之情

名品彩葉助民富 豐收季里話喜悅

記者 溫培雅 通訊員 曹 倩

秋分將至,在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場長的趙秋葉,不僅家里的秋作物豐收了,而且豐收的還有她喜悅的心情。她每月將近4000元的工資,加上地里的收入,錢袋子是徹底鼓了。

家住遂平縣陽豐鎮朱屯村的51歲趙秋葉是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就業扶貧政策的受益者。原來她因為小兒子上大學、大兒子智力有障礙,不能外出打工導致家庭貧困。如今,該公司提供的就業崗位,讓她工作、生產兩不誤,還能兼顧家庭。

為擴大貧困戶的收入渠道,該公司擴大貧困戶在苗木基地就業的范圍,凡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勞動能力的,就業年齡放寬到65歲,工作3個月以上,代繳當年醫療保險;工作8個月以上,代繳當年養老保險。同時,對全縣范圍內的貧困戶提供免費技術培訓,有意愿學習苗木繁殖、種植、修剪、造型等技術的,該公司提供學習期間的食宿,并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學成后可自己創業,也可留在公司工作或介紹到外地工作。通過技術培訓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可安排到收入較高的嫁接隊、修剪隊、機務隊工作,年齡偏大的安排到基地從事田間管理工作。初中畢業的趙秋葉就是通過一次次技術培訓脫穎而出,從小組長、區長、場長經歷了人生“三級跳”,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

據她介紹:除了提供就業外,該公司還為鄉親們提供土地入股分紅,凡與公司現有基地相連的貧困戶的地塊,可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轉給公司,種植的苗木利潤部分,公司與貧困戶按5:5分紅,公司與其簽訂協議,保證分紅數額比土地租金高的收入。“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意愿種植苗木的,該公司免費提供種苗、技術指導。成苗后,公司包銷產品,產品銷售后只扣種苗款,其余全部返還給貧困戶。若因市場變動,苗木價格較低時,公司按種植的成本價(土地、投入、勞務等)給予保底回收,確保貧困戶的收益高于種植一般農作物。” 在9月17日的公司加大精準扶貧力度推進會上,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明這樣說。

據悉,2015年以來,該公司積極投身精準扶貧事業,制訂了《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結對幫扶工作方案》,與陽豐鎮朱屯村、羅李村結成幫扶對子,根據不同的情況制訂了不同的幫扶計劃,通過產業帶貧、金融扶貧、智力扶貧、就業扶貧等方式,幫助貧困戶逐步脫貧。該公司共帶動貧困戶257戶,使朱屯村整體脫貧。

還有很多人像趙秋葉一樣通過勤勞的雙手在公司的幫扶下,走上了致富的金光大道,講述著自己的豐收故事。

豐收之道

授人以“漁”巧幫扶 養殖龍蝦同致富

記者 王朝朝

他曾是一名戍守邊疆的鋼鐵戰士、一家四星級酒店的總經理,如今,他回到家鄉成立了水產養殖合作社,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他就是汝南縣源澤漁業特種水產繁養合作社理事長李科。

“夢想需要堅持,任何夢想的實現都是相信并堅持的結果。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成功者都是含著淚依然堅持奔跑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日前,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李科無限感慨地說。

今年40歲的李科,早年在青藏高原當兵,艱苦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品格和作風。1998年退伍后,他歷時10年從事餐飲行業,從服務員干到四星級酒店的總經理,見證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歷程。2009年,他辭職開啟了創業之路,在駐馬店辦了一家龍蝦館,生意火爆,周邊縣區食客聞訊而來,龍蝦供不應求。

到了秋冬季節,鮮活的龍蝦千金難求,為此,他想深入養殖源頭,自產自銷。說干就干,他把龍蝦館轉讓給親戚后果斷南下,先后在湖北、江蘇、廣東、福建、海南、浙江等省的20多個水產養殖基地學習人工繁殖、育苗技術及現代化科學管理技術。這一學就是兩年,在拒絕眾多水產師兄弟高薪的挽留后,他毅然回到駐馬店創辦了汝南縣源澤漁業特種水產繁養合作社,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綠色通道,養殖綠色健康、無污染的高品質龍蝦和泥鰍。

合作社不僅為貧困戶提供龍蝦苗、泥鰍苗,還免費傳授養殖技術,帶動貧困戶脫貧。他多次邀請國內特種水產養殖經驗豐富的專家和江蘇水產科學院教授為養殖戶授課。龍蝦養殖效益逐年提升,吸引了很多農戶加入,合作社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繁育的龍蝦苗、泥鰍苗共計3600多畝,有10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就業,帶動5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今年,他迎來了更大的商機。在成都的水產群友聚會時,他目睹了成都白家水產批發市場小龍蝦的收發過程,更加堅定了信念:不忘初心,養殖是源頭,餐桌是終端,產銷一條龍才是高端餐飲從業者的責任。如今,他在成都注冊了眾合蓉豫商貿有限公司,注冊了今日頭條官方賬戶、淘寶店鋪、微博官方賬戶等,建立綜合型自媒體結構。他說,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借助“互聯網+農業”的電商平臺,推進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更好地推介鄉村特色農產品,為更多貧困戶提供更大的產銷平臺,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豐收之景

田野種滿紅高粱 帶著鄉親奔小康

通訊員 蘇兆德 李軍建 文/圖

董偉和他的紅高粱帶著鄉親們奔向紅紅火火的幸福生活。

“我給農民托管土地種植紅高粱,是想帶著鄉親們尋找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改變過去那種麥茬種豆、豆茬種麥的傳統模式。現在每畝增加收入1000多元,多者有3000元。鄉親們嘗到了種植紅高粱致富的甜頭以后,都紛紛種植紅高粱或實行托管,今年僅平輿縣高楊店鎮種植面積就在500多畝。我們常年與貴州茅臺酒廠、瀘州老窖酒廠簽訂供貨合同。我們的紅滿天農業種植合作社是定點供貨基地。”9月18日上午,筆者在平輿縣高楊店鎮采訪時,合作社負責人董偉高興地說。

現年52歲的董偉,1994年復員回到家鄉高楊店鎮陶樓村當了一名農民。隨著經濟大潮的興起,他投身到商海中在高楊店辦了一個裝飾裝修門店,生意也挺紅火。在做生意的同時,他還種植10多畝責任田,夏種小麥,秋種玉米,畝均效益在1000元左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貴州茅臺酒廠缺原料,紅高粱收購供不應求,且價格高、需求量大。在到貴州茅臺酒廠實地調研后,他與廠方簽訂了供貨協議。回來后他在10多畝責任田里全部種植紅高粱,并動員鄉親們一起連片種植100多畝的優質高粱紅茅6號,并為農戶簽訂托管種植協議。農戶每畝預交400元托管費,董偉負責提供種子、化肥、農藥進行耕種、管理、產品回收等技術服務。在他的精心管理下,100多畝紅高粱喜獲豐收,畝產在1200多斤,回收價每斤1.5元,每畝收入在2200多元。

董偉注冊了平輿縣紅滿天農業種植合作社,使紅高粱種植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并通過合作社向上級扶貧部門申請扶貧項目資金,對種植戶給以扶持,以貧困戶每畝扶助300元、非貧困戶每畝扶助150元作為種植補貼。合作社在發展本鎮種植的基礎上,又輻射到廟灣鎮、十字路鄉、射橋鎮等鄉鎮,紅高粱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畝。

 董偉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向貴州茅臺酒廠和瀘州老窖酒廠提供300萬斤的優質紅高粱,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希望通過我們的示范帶動,讓更多貧困戶走上種植紅高粱脫貧致富的道路,讓‘紅滿天’這個品牌走出高楊店、紅遍全中國。”

馬谷田鎮河南村小余莊果農趙相超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勇于創新,在豐水梨的基礎上改良嫁接,培養出新的瓢梨品種。 通訊員 劉 藝 攝

馬谷田瓢梨以其所具有的純天然、無污染、高品質優勢成為我市農產品新“網紅”。通訊員 劉 藝 攝

豐收之樂

瓢梨變身“搖錢樹”  基地成為“花果山”

 通訊員 王有震

秋韻十足皆是景,滿山瓢梨喜豐收。日前,筆者慕名走進素有“瓢梨之鄉”的“中州名鎮”——泌陽縣馬谷田鎮,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生機盎然的果園,游人如織,一車車裝滿梨果的卡車銷往鄭州、武漢、廣州等大城市。“我家在黨和政府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綠化荒山15畝,栽植果樹700多棵,今年收入10萬元不成問題。”下河村米莊村民王道舉喜笑顏開地說。 

山清水秀的馬谷田鎮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中國長壽之鄉”。迄今為止,該鎮已擁有林果面積近5萬畝,果樹有九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產水蜜桃、油桃、核桃、柿子、石榴、瓢梨等水果近2億公斤。

“一棵果樹就是一個錢袋子,一片果園就是一個綠色銀行。”鎮黨委書記楊春瑞高興地說,“我們就是以林果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讓鄉親們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

馬谷田鎮地處桐柏、伏牛兩大山脈交會處和江淮交界處,因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所產的馬谷田瓢梨,以果肉醇厚、質地細膩、香甜酥脆、耐貯適運而久負盛名。馬谷田瓢梨栽培歷史悠久,明清即具有較大規模,《辭海》和康熙年間的《泌陽縣志》對“貢品”馬谷田瓢梨均有記載,早在民國時期就遠銷香港、澳門,聲名遠揚。1998年在河南省優質種梨鑒評會上,馬谷田瓢梨名列榜首。

為了提升梨的品質,勤勞的馬谷田人按照綠色無公害標準,不斷對梨樹品種進行改良、嫁接,增加科技含量,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河南村小余莊果農趙相超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勇于創新,在豐水梨的基礎上改良嫁接,培養出新的瓢梨品種。下河村王道舉、紀棟瀚等在老瓢梨樹上高枝嫁接換種的早熟優質品種香蜜梨、紅香酥梨等,近期引來了一批批省內外商販采購、一撥撥兒游客采摘觀光。

河南村黨支部結合區位優勢,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路子,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下屬合作社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管理、統一銷售,鼓勵農民帶地入股,收益二八分成(公司得二、農戶得八)。將昔日無人耕種的荒山丘陵進行統一管理,全村共種植瓢梨、豐水梨、晚秋黃梨、皇冠梨、棗味油桃等果樹3000多畝,產值在6000多萬元,僅林果這一項,人均增收2000多元。 

現如今,全鎮規劃整齊的近5萬畝生態林果基地,成了聞名遐邇的“花果山”,也成了馬谷田鎮老百姓手里的“搖錢樹”。每年在梨花盛開的季節,來馬谷田鎮旅游的游客都會把各村的道路堵得嚴嚴實實。據了解,河南村有位村民在自家地里修整了一小塊地做臨時停車場,一天就收入上千元。

豐收之路

生態養殖產“金蛋”  帶富鄉親共發展

 通訊員 付忠于 孔 濤 鄧丹華 文/圖

李猛生態蛋鴨養殖場里算著秋天的豐收賬。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9月19日,在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老兵莊園生態蛋鴨養殖場里,養殖場負責人李猛笑著向筆者算了一筆“豐收賬”:“都是黨的政策好,今年前8個月不僅合作社收入超過50萬元,27名社員也通過養鴨收入10多萬元,真是一個豐收年!”

作為一名80后退伍兵,2014年退伍后,李猛決心在家鄉干出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他看到家鄉溱頭河村溝、塘較多,草水充足,非常適宜養殖蛋鴨。經過多方考察,他認為蛋鴨行情好,市場潛力大,便下定決心發展蛋鴨養殖業,走生態養殖之路。他的想法得到了親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通過外出自費學習養鴨技術,2016年初,李猛投入資金20多萬元,建立了溱頭河村老兵莊園生態蛋鴨養殖場。

“目前,蛋鴨養殖場總投資160多萬元,面積60多畝,建有簡易房12間、水塘6個、鴨棚7座,每座鴨棚500平方米,存欄‘河北紅金錠’等品種蛋鴨2萬多只,年創效益80多萬元。” 李猛高興地說。

為提高蛋鴨產蛋率,他每年更換一茬蛋鴨,每只蛋鴨每天產1枚蛋,每年產蛋350枚左右,目前鴨蛋市場價每斤6.2元,每只蛋鴨年收益330元左右。他喂養的蛋鴨都是吃溝、塘里的青草、小魚蝦等“活食”,因此,產的鴨蛋都是天然無公害的,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2017年,李猛在鎮、村干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溱頭河村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養殖基地+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帶動本村及其周邊貧困戶增收,發展推廣蛋鴨養殖業。養殖場與養鴨戶簽訂養殖合同,負責引進青年鴨,免費提供技術,按照市場價收購鴨蛋,目前已發展蛋鴨養殖戶28戶,養殖蛋鴨6萬多只,年創效益200多萬元。

為幫扶3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李猛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每戶貧困戶入股資金1000元,2017年底每戶貧困戶分紅500元。同時,李猛還雇用6名貧困群眾在養殖場務工。溱頭河村貧困戶侯小旺高興地說:“李猛的合作社去年給俺股金分紅500元,今年俺在他的養殖場打工每月工資1500元,在家門口就能賺錢了!”

為適應市場需求,李猛還在鴨蛋上進行深加工,打造綠色食品。他先后去河北、四川等地考察,最后選定到廣西北海市學習秘制五香烤鴨蛋技術。他回來后購置了加工設備,開始加工五香烤鴨蛋,注冊了“溱頭河”牌商標。

五香烤鴨蛋是香料、草木灰混合制成的,有五香的味道,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現在,李猛的五香烤鴨蛋成了消費者喜愛的美食,產品銷往駐馬店、鄭州、武漢等城市的酒店、超市,訂單絡繹不絕。

“下一步,我在發展擴大蛋鴨養殖規模的同時,拉長產業鏈,把產品做大做強做優。”李猛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松潘县| 巴中市| 屏东市| 茂名市| 永昌县| 仁寿县| 祥云县| 怀柔区| 繁峙县| 石家庄市| 竹溪县| 东方市| 宁强县| 湟源县| 柞水县| 噶尔县| 封开县| 新干县| 故城县| 贵阳市| 新龙县| 孙吴县| 天津市| 桑植县| 望江县| 习水县| 平邑县| 加查县| 大庆市| 简阳市| 台中市| 长垣县| 梓潼县| 玉龙| 舒城县| 峡江县| 荥阳市| 仁化县| 隆回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