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共明月,共敘家國情
摘要:新華社記者 馮源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玉兔東升,清輝朗照,正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而在“分外明”之外,中秋的月光也“格外暖”。向來清
新華社記者 馮源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玉兔東升,清輝朗照,正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而在“分外明”之外,中秋的月光也“格外暖”。向來清冷的它,唯有在這個夜晚,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不但更為明亮,還頓生幾分暖意。
這幾分溫暖,生發于對幸福的期盼。中國人歷來以圓為美,重視家庭,把家庭和睦、親人團圓視作無比的幸福。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中秋就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當幸福來臨之時,窗外的月光自然也有了格外的意蘊。
這幾分溫暖,來自于對文化的共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吟誦起這些千古絕唱,就會感到前人的文化血脈在我們身上流動,而明月在我們眼中,也就有了跨越時空的溫情。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團圓之日更顯家國情懷。只有在國泰民安之時,四海九州方能真正共此明月,也只有在家給人足之日,人們才有閑情雅致,遙望當空皓月,生發思古幽情。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個中國家庭的夢。每個家庭的幸福團圓,與華夏大家庭的幸福團圓,互為一體,密不可分。
沒有國的強,哪有家的富,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感謝前人為后人留下一片錦繡天地,也要感謝中秋月圓之夜,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守望者,更應牢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讓中秋的月光照亮中國人的夢想,溫暖中國人的心房。
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則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脈和精神命脈。對傳統文化,我們要繼承弘揚,更要推陳出新。在這個傳統節日里,喚醒內心深處的文化記憶,傳承祖輩的精神,把家國團圓夢融入中華復興夢,激發民族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的中國,可以歷久彌新。(新華社杭州9月23日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