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坡的變遷
摘要:王東恒我是土生土長的老王坡人,聽著老王坡的傳說故事成長的。兒時,只知道老王坡是滯洪區,懂事后知道老王坡有農場生產酒。父輩們都在農場干活兒,我們家就是靠父親微薄的
王東恒
我是土生土長的老王坡人,聽著老王坡的傳說故事成長的。兒時,只知道老王坡是滯洪區,懂事后知道老王坡有農場生產酒。父輩們都在農場干活兒,我們家就是靠父親微薄的收入生存。可以說,我的腦海里有老王坡的童年,有刻苦銘心的記憶。上大學后,讀明史看到了王誥《周泊漁歌》:“周泊漁翁欸乃歌,漁歌常在白云窩。一聲撥弄煙波棹,兩鬢蕭騷霧雨蓑。別岸篝燈眠月晚,旗亭換酒夕陽過。滄浪自得鳧鷗趣,肯博人間萬戶多。”我對詩中描寫的老王坡感到很親切,對老王坡的歷史產生了興趣。大學畢業后,我又回到老王坡工作,耳聞目睹了老王坡幾十年的發展成果,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王坡又名赧王坡,明代前又稱周家泊、周家陂。明嘉靖初為汝水所淤,逐漸變為沼澤。新中國成立后因歷史原因,老王坡成為淮河上游國家級滯洪區,1958年建立老王坡國營農場。“75·8”發洪水老王坡是重災區,農場糧食被毀、酒廠被淹,經濟損失嚴重。
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1983年老王坡農場領導班子做出兩大決策,一是大力發展白酒產業,二是開發農場小麥良種繁育。兩項改革措施使老王坡工農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以農場副場長、高級農藝師施蘭閣為科研帶頭人,組建科研隊伍,建立老王坡農業種子繁育站,劃撥種子試驗田2000畝,施蘭閣兼種子站站長。種子繁育站成立后,施蘭閣帶領農業科研小組日夜奮戰在田間地頭,進行種子生產繁育科研試驗工作。種子生產以小麥單株、株行、株系為主,進行小麥雜交育種,先后培育出“西平一號”“西農品四”“西農品五”“西農品八”“西農7904”等小麥新品種。其中,“西平一號”在全市推廣80多萬畝,“西農品八”推廣到安徽、陜西等地,累計推廣100多萬畝。通過種子培育大田繁育,農場農業職工經濟收入顯著提高,短短幾年工資就增長了3倍,成為改革開放后農場的第一批受益者。上世紀九十年代,老王坡小麥良種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先后推廣到駐馬店、周口、許昌及安徽等地,種植面積達400萬畝,取得了極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西平縣老王坡農場被授予省級五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稱號,施蘭閣先后被授予省科技先進工作者、省農墾系統先進工作者、國家級專業技術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隨著農業科技發展、種業的繁榮,1995年西平縣老王坡農場種子公司注冊成立,在小麥種子繁育推廣中又闖出了一條新路。
2000年,農場種業公司技術團隊有高級農藝師3名、農藝師4名、農業初級職稱人員11名,種子加工設備一套、種子化驗室一個,倉貯能力達到2000噸。在原種生產上,種業公司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及質量標準檢測體系,在取樣入庫貯藏中,對每一個批次的種子都精準標示,嚴格按照GB/IP3543.
老王坡種業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累計銷售小麥良種6000萬公斤,每年完成全縣小麥統一供種250萬公斤,尤其是老王坡種業繁育的“鄭麥9023”“西農979”“內鄉188”“百農3217”等小麥良種已進入千家萬戶,深受農民朋友青睞。僅此小麥良種一項,農場農工收入提高在50%以上,農場農工經濟收入遠遠高于同類企業,成為區域農懇系統的品牌企業。
豫坡酒業原是老王坡農場場辦企業,始建于1958年。改革開放前,只生產散裝大曲酒。產品大部分內部銷售,外銷僅限于本地市場。1975年發洪水,老王坡滯洪,酒廠被淹、窖池被毀、生產設備被泡。災后雖還可以生產,但條件有限,設備落后,技術力量薄弱,生產能力有限。改革開放后,酒廠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進入發展新紀元。
高級釀酒師劉武昌接管老王坡酒廠時是一個爛攤子,除陳舊的設備外,科研設施只有一個簡陋的化驗室,科研技術人員力量十分薄弱。為改變酒廠現狀,劉武昌一上任就先抓技術革新,組織科研隊伍,改造舊機械、添加新設備。在白酒研發中劉武昌帶隊,“兩上社旗、三下茅臺”取經學習,回廠后進行技術攻關,經“雙輪發酵、三級提純”,釀出白酒具有傳統風味兒和地域特色,不但具有茅臺之醬香,而且兼具綿、香、純、凈等特點,新產品一問世,穩居豫南市場霸主地位。光有好酒沒有品牌不行,劉武昌日夜查閱歷史資料引經論典,經與技術小組多次研究,一批具有地產特色的白酒品牌應運而生:“赧王貢酒”“赧王玉液”“柏亭春”“羅成酒”“豫坡酒”等系列白酒。2003年,經過改制后的西平豫坡酒業發展進入新時代、跨上新征程。2006年,完善老王坡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2013年,投資4億元建成河南省豫坡酒業新廠區。2016年,建成豫坡老基生態文化園,實現了“一園一廠一坡”發展格局。其主導產品豫坡老基酒,已成為河南省十大名酒,豫坡酒業也榮升為河南白酒行業知名企業。2016年,以豫坡酒業為龍頭,整合組建豫坡集團。2018年,集團已發展成集釀酒研發、種植養殖、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大型產業集團,經濟指標位居同行業前列。
老王坡的發展變遷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1958年初建名為西平縣老王坡農場,酒廠乃下屬企業。1984年酒廠與農場分家。1985年酒廠與農場再度合并。1992年成立西平縣老王坡農場管理局,與農場、酒廠合署辦公,即一套班子、三塊牌子。2001年更名為西平縣老王坡管理委員會。幾十年來,老王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老王坡的工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經濟指標連年上升,干部、職工收入穩步提高。看農業,六十年代人工生產,七八十年代半機械化生產,九十年代機械化生產。看工業,六十年代小打小鬧,七十年代初具規模,九十年代萬噸酒業。農業從建場初期畝產150公斤,到今天的畝產500公斤;工業從六十年代的作坊生產,到今天的豫坡系列自動流水線。40年前,老王坡道路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如今的老王坡柏油路面貫穿全境,鄉道6縱4橫,四通八達。現在老王坡場有家屬樓5棟,有干部、職工100多戶。農村樓房林立,街道整潔,環境優美,家庭轎車隨處可見。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