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摘要: 灰色框、白色打底的院墻,彩繪著《三字經》和《古詩詞》,迎風招展的國旗下,一群孩子簇擁著老師,跳著歡快的民族跳香舞。10月7日,發生在瀘溪縣洗溪鎮芭蕉坪村小的這一
灰色框、白色打底的院墻,彩繪著《三字經》和《古詩詞》,迎風招展的國旗下,一群孩子簇擁著老師,跳著歡快的民族跳香舞。10月7日,發生在瀘溪縣洗溪鎮芭蕉坪村小的這一幕,正是瀘溪縣強化鄉村學校精準管理、大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真實寫照。
壞了的換新,沒有的補齊
瀘溪縣有46337名學生,40%的學生分散就讀于146所農村學校。其中,學生數在100人以下的學校有130所。
為了把130所鄉村小教學點建設好、管理好,瀘溪縣出臺了《瀘溪縣村小(教學點)建設與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對學校硬件的提質改造,不再停留于原有的“哪里壞了補哪里”,而是根據學校規模大小、按照統一規范的基本標準給130所村小進行硬件改造升級,壞了、舊了,換新的;沒有的,補齊。
石榴坪鄉紅橋教學點位于一個丁字路口,來往車輛較多。以前沒有圍墻和校門,出于安全考慮,幾十名孩子很少能在校園里自由玩耍。“現在,隨他們玩!”教師李蘭笑著說,學校就按照標準統一建設,不僅修了圍墻和校門,還添了教學教具和音響設備。
“瀘溪縣財政比較困難,但對教育舍得投入。兩年來,縣財政投入了700多萬元,完成130所村小和教學點改造與維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瀘溪縣副縣長尚遠道介紹。
例行督察提高教育質量
9月23日,星期一,洗溪中心完小校長舒紹輝驅車來到邊遠宋家寨村小,開展教學工作例行督查。不打招呼,直接檢查開課常規、計劃總結常規、備課常規、上課常規、作業常規、教研常規和學業評價,直接進課堂聽課、查教案……
這“六常規一評價”也出自《制度》,目的是要解決小規模校教學常規難開展、難落實問題,提高薄弱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
瀘溪縣教體局局長譚子好說:“教育要發展,效益是關鍵,我們每年開展兩次教學質量綜合考核,作為評選瀘溪最美鄉村教師的必要條件,給予表彰獎勵。每年綜合考核教學質量排在末尾三分之一的教師,不能參加當年職稱晉升、評優評先、以及選拔為中層后備干部。”
“五幫三送” 激活教師資源
“我愛你中國,心愛的母親;我為你流淚,也為你自豪……”9月30日下午,來自縣城白沙中學音樂專職教師陳仕屹到辛女溪教學點送教音樂課。
瀘溪縣開展“五幫三送”活動,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五幫是“管理幫扶、教師幫扶、資源幫扶、文化幫扶、學生幫扶”,每年選派100名鄉鎮中心完小教師到村小(教學點)支教一年。“三送”是全縣125對結對幫扶學校,開展送教、送研、送培下鄉活動120多次,參與活動人數達3000人次,促進偏遠村小(教學點)開足開齊課程,實施素質教育。
瀘溪縣以大幅提升工資待遇的方式,鼓勵教師扎根村小。村小(教學點)工作的教師除基本工資外,還享受鄉教津貼、績效獎勵等教師年收入都超過了8萬元。教師安心樂教,教育質量穩步提升,2018年,小學六年直升鞏固率達100%,初中三年直升鞏固率98%以上,高考本科上線率、本科上線萬人比穩居自治州首位。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瀘溪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瀘溪縣委書記杜曉勇說。(湖南日報記者 余蓉 通訊員 向民貴 袁紹仁)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