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秋月
摘要:效仿古人觀月圖,畫師為乾隆帝繪制《弘歷觀月圖》。中秋節源于古人的月亮崇拜,祭月早在周朝就已開始,“祭月于坎”是周人祭月方式,他們在幽靜的低處進行祭祀。
效仿古人觀月圖,畫師為乾隆帝繪制《弘歷觀月圖》。
中秋節源于古人的月亮崇拜,祭月早在周朝就已開始,“祭月于坎”是周人祭月方式,他們在幽靜的低處進行祭祀。春秋末年《周禮》中出現了“中秋”一詞。秦漢時中秋主要還是以皇家祭月為主。而中秋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確立,并從皇家逐漸影響到民間,還要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昌盛的唐宋時期。
唐宋宮廷里的中秋節
從唐代開始,中秋節不光是祭祀了,皇帝會在宮里舉辦宴會來慶祝。唐朝比前朝多了“玩月”活動。在古代人們習慣把賞月叫做“玩月”,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據傳月餅最早起源正是在唐代,唐軍遠征,恰在八月十五凱旋,沿途有吐魯番商人為唐高祖李淵獻餅祝賀。李淵拿出圓餅,指著空中的月亮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從此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
盡管唐朝人們在中秋節就開始慶祝了,但直到北宋才正式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宋朝的宮廷“中秋晚會”熱鬧非凡,皇上與大臣一起賞月、吃“宮餅”,蘇東坡曾描述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宋朝在中秋節還要放河燈來祈福,皇家對它更是喜愛有加,在節日時后宮的嬪妃宮女紛紛在湖上放河燈。宋朝更重要的是賦予了中秋節以“團圓”的意思,在宮廷中皇上和大臣后妃們舉行宴會。老百姓也會全家聚在一起舉行家宴。
嘉靖帝在北京建月壇
到了明清,中秋節的慶祝活動更加盛大。首先,對皇帝來說,祭月儀式更加盛大。嘉靖皇帝擴建北京城的同時,在京城的西郊,按照先天八卦的方位,專門為月神,即夜明神興建了一座祭壇。這便是如今阜成門外南側的月壇。
除了夕月壇有相關的儀式外,清宮之內對于月亮的尊崇也是熱火朝天。
如紫禁城的乾清宮內每年中秋都會擺設專門的供案,以擺放“如意月供”。
其中正中央擺放“月光神碼”,這是從明代的“月光紙”演變而來的,也稱為“月光馬兒”,其實就是一張繪有太陰星君、神菩薩和月宮玉兔的紙張,其左右兩側則擺放子母藕和黃豆角。
秋狝盛典
中秋節對于乾隆皇帝來說應該是不同尋常的,因為他的生日即為陰歷的八月十三,與中秋節僅有兩天之隔,皇帝的生日在過去也是個重要的節慶,稱為“萬壽圣節”,因此這兩個節慶往往是連在一起慶賀的。
乾隆皇帝自即位第六年起,他的中秋節基本上是在承德避暑山莊度過的。究其原因,是和避暑山莊特殊的政治地位有著緊密聯系的。
避暑山莊離木蘭圍場很近,木蘭圍場是清代帝王舉行秋狝大典的場所。秋狝的意義在于讓游牧民族出身的滿洲八旗兵不忘記自己的根本,通過狩獵的方式訓練自己的騎射技能,同時也讓他們銘記祖先驍勇善戰以及艱苦樸素的本色。同時秋狝還團結了蒙古以及西藏等各少數民族地區的首領,以達到鞏固清帝國的大一統的最終目的。
因此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代帝王對于秋狝都十分重視。
雍正帝在位十三年,由于政務繁忙和鞏固帝位而未開展秋狝,但他對自己的繼任者萬般叮囑,此后務必要把秋狝視為頭等大事,乾隆皇帝自然不敢怠慢,他將其祖開創的制度一板一眼地延續下來,每年的陰歷七月左右,便要從北京出發前往承德,接下來的八月,在避暑山莊度過自己的生日和中秋佳節之后,便起身前往圍場舉行秋狝盛典。他的接任者嘉慶皇帝同樣恪守規定,并最終在履行自己對父皇的承諾中,因勞累過度而突發急病,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秋狝的地位。
皇帝的飲食
由此可見,康熙至嘉慶這四朝,每年的七月底到九月,避暑山莊便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期。每天避暑山莊的清音閣都熱鬧非凡,各類戲劇你方唱罷我登場。乾隆五十八年農歷八月十一日,乾隆皇帝最寵幸的權臣和珅曾陪同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參觀避暑山莊,游覽中馬戛爾尼為避暑山莊精美的建筑所折服。在乾隆皇帝生日八月十三日使團送給乾隆皇帝很多西方的精密儀器,乾隆皇帝甚是高興,便邀請使團一起到清音閣看戲。據資料記載,乾隆皇帝為英國使團特意編排了一出“朝貢戲”,名為《四海升平》。
當然,到了中秋節,即便是在避暑山莊,皇帝的飲食與平時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秋節,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東宮”勤政殿所進的早晚膳,從其菜單來看,可謂是極盡奢華。其中早膳為羊肉片一品,清蒸鴨子煳豬肉攢盤一品,竹節小饅首一品,小月餅一品……晚膳則為鴨子火熏白菜一品,羊肚絲一品;后送白蘑爆炒雞一品,蒸肥雞燒雞肉卷攢盤一品,象眼小饅首一品,月餅一品,餉藕一品……其中還有一種叫“額食”的菜品,其含義大致是擺放在距離皇帝比較遠的地方,供用餐時“遠觀”的陳設,皇帝不一定享用。
(據《文摘報》)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文摘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