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觀音”的“耳朵”
摘要: “我就是他們的耳朵?!敝袊鴼埣踩怂囆g團的手語指揮黑虹笑著對中新社記者說。
當地時間11月8日晚,在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密西沙加市,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舞動中國”·我的夢》加拿大巡演首場演出中再現經典節目《千手觀音》。此次巡演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加中文化發展協會主辦,還將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渥太華獻演三場。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中新社多倫多11月12日電 題:“千手觀音”的“耳朵”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我就是他們的耳朵。”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手語指揮黑虹笑著對中新社記者說。
11月8日至14日,帶著久負盛名的《千手觀音》,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約40人的演出團隊在加拿大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渥太華展開《“舞動中國”·我的夢》巡演。
伴著音樂,燈光漸起。在舞臺兩側,黑虹和她的同事從頭至尾用同樣優美的手勢為聽不到音樂的舞蹈演員們提示著節奏和旋律。他們共同為觀眾呈獻了一個個令人贊嘆和感動的節目。
從小習舞的黑虹其實也是舞蹈科班出身。如今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除了演出時的手語指揮外,她還是團里的手語翻譯和手語老師。
黑虹的角色對于聾人演員們至關重要。藝術團副團長張京津說,站在側幕下的手語指揮實際上也是《我的夢》演出的亮點之一。她們的身影也提醒著觀眾,這是一臺特殊藝術的表演。
當地時間11月8日晚,在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密西沙加市,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舞動中國”·我的夢》加拿大巡演首場演出中再現經典節目《千手觀音》。此次巡演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加中文化發展協會主辦,還將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渥太華獻演三場。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大學畢業后,因為偶然的機會,黑虹進入山東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做了舞蹈老師。自學了手語的她有機會在一些大型活動中擔任手語翻譯,并在7年前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相中”。
她說,這個藝術團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團員們“特別單純、特別陽光、特別純凈,都有一顆真善美的心”。
殘疾人藝術團用精彩的節目詮釋“于黑暗中體味光明,于無聲中感悟音韻,于殘缺中尋求完美”。在這背后,是演員們超乎常人的訓練。黑虹說,工作中的一大挑戰是排演新節目。聾人舞蹈演員聽不到音樂,需要老師一遍一遍耐心去教,讓演員默記節拍和每個動作點,并在變換的舞步中用余光去看手語指揮,這一學習和排演的過程必然要花費較長時間。
當然,作為演出不可缺少的參與者,黑虹也需要掌握幾乎所有舞蹈節目的動作和節拍。
與團員們朝夕相處之中,偶爾也會有生氣的時候。黑虹說,那往往是因為在排練過程中,演員動作沒做到位,反反復復的演示、學習中難免令人著急。
但藝術團演員總是十分刻苦,課后也會自己反復練習。黑虹說,藝術團相信,不論是《千手觀音》還是整臺《我的夢》演出,即便演員已跳了無數遍,但很多觀眾仍是第一次觀看。因此要把每一次演出都當作首次登臺,作最好的呈現。
當地時間11月8日晚,在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密西沙加市,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舞動中國”·我的夢》加拿大巡演首場演出中再現經典節目《千手觀音》。此次巡演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加中文化發展協會主辦,還將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渥太華獻演三場。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也許一個細節能說明這一點。在演出《千手觀音》時,站在最后一排的男演員也全程保持著微笑,即便觀眾看不到他的面孔。
英文報紙《多倫多星報》刊載的一篇文章感嘆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表演有力地證明,當你擁有夢想并不懈追求時,幾乎沒有什么能夠阻止你。”
作為藝術團的保留節目,創編自2000年的《千手觀音》也已換了一茬又一茬演員。如今的領舞演員已是“第五代”。但黑虹說,在老一代給新一代的手傳心教之下,這個經典舞蹈的高水準沒有變化,其精髓一直得以保持。張京津形容,這支舞的傳承實現了“無縫對接”。
像一家人一樣的“傳、幫、帶”和相互扶持是殘疾人藝術團的傳統。黑虹說,在舞臺演出和日常生活中,聾人演員與盲人演員總能彼此攙扶、互相幫助。
“跟大家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孩子一樣,挺開心。”黑虹說,自己真想過要在這個團里一直干下去,“干這個事業,感覺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感。”
《千手觀音》舞畢,劇場內所有燈光亮起。全體演員微笑著謝幕,即使他們聽不見如潮的掌聲,或是看不到感動落淚的觀眾。(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