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幫“天書”少年找到家
摘要: 滯留我市一年多 悉心照料如親人市救助站幫“天書”少年找到家全市首例通過人臉識別救助系統尋親成功□全媒體記者 蘇 莉通訊員 劉競如 實習生 張錦悅文/圖孩子寫
滯留我市一年多 悉心照料如親人
市救助站幫“天書”少年找到家
全市首例通過人臉識別救助系統尋親成功
□全媒體記者 蘇 莉
通訊員 劉競如
實習生 張錦悅文/圖
孩子寫的“天書”。
在全國救助信息系統進行人臉認別成功。
本報訊11月29日,在駐馬店市救助管理站內,工作人員特別興奮。“終于被破解了,這孩子很快就可以回家啦!”工作人員高興地說。據了解,這是駐馬店市救助管理站首例通過全國救助信息系統人臉識別尋親成功的特例。
“2017年7月19日,市公安局雪松派出所的民警將這個流浪少年帶到市救助管理站。為了給他找家,真是費盡周折。”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說。孩子來的時候顯得很瘦弱,疑似聾啞人無法交流。市救助站安排專人悉心照料,同時迅速啟動快速尋親模式。入站24小時內通過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救助尋親網發布尋親公告。入站7個工作日,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
在工作人員的照料下,少年逐漸放下戒備心理。無法用語言交流,工作人員就有意拿來紙和筆讓他隨便畫。有一天,少年突然寫了一張誰也看不懂的“天書”。
這一張“天書”,字跡工整,方方正正,但沒人看得懂。少年身份是謎,寫的字更是謎。工作人員專門找文字專家尋求幫助,但沒人認識這些“天書”。為此,本報曾經專門進行過報道。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少年來自哪里,他寫的又是什么?
2017年8月,少年情緒不安,日益狂躁。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將其送至精神病院進行康復治療。2017年底,市公安機關為長期滯站人員進行人臉識別。但由于公安部門暫時無法識別河南省外的受助人員信息,少年身份依然沒有核實。
2018年11月,市救助站信息科獲悉全國救助信息系統啟動人臉識別功能,在科長關藝歌的帶領下,全科人員加班加點把長期滯留人員全部進行比對。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茫茫人海中終于找到“天書少年”的家。
原來,男孩叫韓俊超,19歲,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廟岔鎮韓寨村人。“天書少年”,終于可以回家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