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細胞中發(fā)現(xiàn)抗埃博拉病毒蛋白
有助研制相關小分子藥物
摘要:科技日報華盛頓12月16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細胞》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稱,他們發(fā)現(xiàn)人體細胞中的一種蛋白可以幫助對抗埃博拉病毒,模仿該蛋白功能的藥物有朝一
科技日報華盛頓12月16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細胞》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稱,他們發(fā)現(xiàn)人體細胞中的一種蛋白可以幫助對抗埃博拉病毒,模仿該蛋白功能的藥物有朝一日或能有效治療這種致命疾病。
與其他病毒一樣,埃博拉病毒會入侵宿主細胞并利用這些細胞進行復制,但對于感染期間病毒侵入的具體途徑和細節(jié),目前科學家還知之甚少。
在新研究中,美國西北大學芬博格醫(yī)學院的赫爾特奎斯特與佐治亞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伙伴合作,使用親和標記純化質譜(AP-MS)技術,探查人類蛋白和埃博拉病毒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埃博拉病毒蛋白VP30和人類蛋白RBBP6之間相互作用的有力證據(jù),還確定了RBBP6與VP30結合的23個氨基酸區(qū)域。而進一步研究表明,抑制RBBP6會刺激病毒轉錄,加速埃博拉病毒的復制;而刺激RBBP6更充分表達則會有效抑制埃博拉病毒復制,阻止病毒感染。
赫爾特奎斯特指出,病毒會進化發(fā)展以繞過人體的免疫防御,而人類細胞反過來同樣會發(fā)展出針對病毒的防御機制,這種進化競爭持續(xù)已久。人類發(fā)展出的特殊防御機制為開發(fā)針對性治療手段指明了方向。他們的新研究表明,靶向性生物制劑在對抗埃博拉病毒方面具有極大潛力,RBBP6衍生肽或能有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而他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模仿RBBP6蛋白,開發(fā)出能夠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的小分子藥物,以應對埃博拉病毒的暴發(fā)。
總編輯圈點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烈性病毒。這種病毒自1976年首次被發(fā)現(xiàn),迄今已40多年。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肆虐令人膽顫心驚,2018年非洲再次報告出現(xiàn)埃博拉疫情。盡管已有埃博拉試驗性疫苗在非洲國家進行接種,但不得不承認,對于這種病毒,目前仍缺乏更為強力、有效的遏制手段。這正是相關研究的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