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
摘要:人民日報評論員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創新創造中前進,世界文明總是在不斷應變求變中發展。“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人民日報評論員
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創新創造中前進,世界文明總是在不斷應變求變中發展。
“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中華民族的變革和開放精神,鮮明表達了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鼓舞著億萬人民永不停步的奮斗熱情,凝聚起創造新的更大奇跡的磅礴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經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也曾經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正是這種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使中華民族能夠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近代以來,憑著這種變革和開放精神,中華民族最終實現了從苦難到輝煌、由沉淪而奮起的命運轉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這場“新的偉大革命”,使黨和國家從危難中重新奮起。40年來,中華兒女以“敢為天下先”的豪情,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創造了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人間奇跡;40年來,中華民族以“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執著,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今天,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使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進入新時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更為艱巨。“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風云變幻,最需要的是戰略定力;競爭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進;迎接挑戰,最根本的是改革創新。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形成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強音。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推動中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關乎形象氣度,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關系興衰成敗。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
(新華社北京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