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筑牢個人信息安全屏障
摘要:□ 李丹丹據媒體報道,近日網傳有人利用互聯網販賣470余萬條疑似12306鐵路訂票網站的用戶數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國鐵路總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網傳信息不實,12306網
□ 李丹丹
據媒體報道,近日網傳有人利用互聯網販賣470余萬條疑似12306鐵路訂票網站的用戶數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國鐵路總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網傳信息不實,12306網站未發生用戶信息泄露”。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會同西城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查實,一個網絡用戶在網上販賣用戶數據,包含60余萬條用戶注冊信息和410余萬條鐵路乘客信息,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這起用戶數據泄露事件再次引發人們對個人信息安全的關注。
網絡消費時代,互聯網在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提出了挑戰?,F實生活中,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并不鮮見。學生剛報名入學,輔導機構就找上門來;孕婦剛生產完,月子中心就已掌握情況;購買了新房,各種裝修推銷電話馬上紛至沓來……生活中,有如此遭遇的人可能不在少數。大家對此往往不勝其煩,卻又常常感到無可奈何。由于一些網絡服務商對用戶個人信息欠缺有力保護,一些網絡運營者利用平臺優勢收集用戶信息,甚至泄露用戶個人隱私牟利。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網絡的今天,個人信息的安全防護已經成為一個被持續關注的社會問題。
網絡安全涉及身份信息、財務信息、電子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的安全和風險,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存在的短板,影響著用戶對網絡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只有多管齊下、懲防并舉、加強治理,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秩序,打造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我們才能更安心地暢游網絡空間。具體而言,保護個人信息既要大力打擊網絡黑手、斬斷個人信息販賣的黑色利益鏈,也要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監管,不斷升級互聯網平臺技術手段,加強技術防護,職能部門、監管執法部門也要改進和強化監管,多管齊下、懲防并舉、加強治理,共同筑牢個人信息安全屏障。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