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0家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預喜
摘要: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已有近130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834家,占比約65%。在這些業績預喜公司中,有137家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已有近130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834家,占比約65%。在這些業績預喜公司中,有13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倍以上。有近100家公司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行業不景氣、并購踩雷及違法事項增多是造成部分公司首虧的原因。有13家ST類公司實現扭虧為盈,但也有12家公司繼續虧損,部分公司處于退市邊緣。
834家公司預喜
Wind數據顯示,在對2018年全年歸屬公司股東凈利潤進行預測的1277家公司中,業績預喜公司有834家(包括預增、續盈、扭虧、略增),占比約為65%;預計凈利潤下降公司有372家(包括預減、續虧、首虧、略減),占比約為29%。
在預計全年業績增長公司中,有22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將在50%以上。其中,13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將在1倍以上。
在預計業績下降公司中,預計凈利潤降幅達50%以上公司有185家。其中,有75家公司預計降幅達100%以上,有13家公司預計凈利潤降幅達1000%以上。
從行業角度看,按證監會行業標準,1277家公司所分布行業最多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為148家。其次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104家,如加上6家化學纖維制造業則為110家。此外,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102家,醫藥制造業76家,專用設備制造業70家,通用設備制造業61家,汽車制造業51家,軟件和技術信息服務業50家,金屬制品業38家,互聯網和相關服務30家,零售業25家等。
從業績同比增長公司行業分布看,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最多,為95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73家,加上化學纖維4家后為77家。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64家,醫藥制造業58家,通用設備制造業44家,專業設備制造業43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7家,汽車制造業30家,零售業17家。
從公司上市所屬板塊看,主要是中小板公司,為919家。主板公司為230家。創業板公司為128家。
近百家公司現首虧
最引人注意的是,有近100家公司預測2018年年度將出現業績首虧。行業方面,Wind數據顯示,這些公司中,有15家公司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有12家。
一些行業不景氣造成部分公司業績首虧。例如,御銀股份表示,公司2018年度預計凈利潤虧損7000萬元至9900萬元,主要原因為受行業需求減少的影響,營業收入減少,引起凈利潤大幅下降。公司作為國內主要ATM機生產企業,由于移動支付興起,ATM行業面臨增長放緩。
2018年度也不乏業績亮眼企業。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3家公司預計業績將大增10倍以上,業績增長原因各異。
冀東水泥因并購重組凈利大漲。公司稱,2018年度預盈14.5億元至15.3億元,較上年大增。報告期內,金隅冀東戰略重組效應持續顯現,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較大,毛利率同比提升。三特索道則因出清資產增厚利潤。公司稱,2018年凈利潤為1.2億元至1.5億元。業績增長主要原因在于轉讓咸豐坪壩營公司股權取得投資收益1.32億元。
ST公司冰火兩重天
年報關口,ST公司業績預告同樣值得關注。在上述1277家公司中,共有43家ST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有13家公司扭虧,有12家公司繼續虧損,部分公司虧損年度已超三年,面臨退市邊緣。
部分公司依靠出售資產實現扭虧。例如,*ST海投稱,預計2018年凈利1億元至1.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業績預盈主要是由于出售東華軟件股票、轉讓所持資產所形成的非經常性損益事項所致。
*ST寶鼎因行業回暖業績改善。公司預計2018年度實現盈利2600萬元至3200萬元。公司稱,國際航運市場持續回暖及我國船舶制造企業新接船舶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增長,對公司大型鑄鍛件主營業務形成良好的支撐。
一些ST公司如若繼續虧損,面臨退市邊緣。*ST華澤預計,2018年虧損10億元-13億元。此前,公司因2015年度至2017年度連續三年虧損,已于2018年7月13日被暫停上市。按照深交所規定,如果暫停上市后首個年度(即2018年)凈利潤或者扣非凈利潤為負值,公司將被強制退市。
川財證券認為,隨著退市新規趨嚴趨緊,意味著將進一步加大對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僵尸企業”等符合退市財務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記者 江鈺鈴)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