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做足生態文章 打造人居福地
摘要:做足生態文章 打造人居福地——西平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魅力新城紀實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 文/圖西平,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漢高祖4年置縣,沿襲至今
做足生態文章 打造人居福地
——西平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魅力新城紀實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 文/圖
花開西平。
綠染西平。
美似江南。
西平,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漢高祖4年置縣,沿襲至今已2200多年,創造了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法家文化,開創了華夏農耕文明、服飾文明、冶金文明,留下了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天縱之圣孔子等名人賢士的足跡,是“中國嫘祖文化之鄉”和“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全國糧食和肉類產品百強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省級文明衛生園林城市、中國綠色發展名縣、“全國綠化模范縣”。
近年來,該縣廣大干群在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緊盯“團結奮進,再創輝煌”總目標,大力弘揚共同鍛造的寶貴精神和優良作風,全面加快了西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
實施“三河”生態治理 花海水城雛形初顯
加強生態水系建設。該縣按照“以水潤城”的理念,投入資金近20億元,全面實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生態工程。規劃實施“一渠三河六湖”治理工程,進一步貫通城區水系,形成循環型水系網絡。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治理工程依托西平歷史文化資源,以“水、花、橋、路”為載體,融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按照“海棠為主、櫻花為輔、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綠化理念,形成“一環、三帶、六區、多節點”的景觀布局。
實施綠化工程。該縣樹立“以綠蔭城”的理念,開展城區綠化美化、村鎮綠化彩化、農田林網完善、廊道綠化提升等林業生態建設,全面掀起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熱潮。西平生態園、嫘祖海棠園正在扎實推進,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290公頃、綠地率達38.5%。
打造文化特色亮點。該縣將西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設中、點綴到游園場館里,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人文典故、民俗風情,以“中國嫘祖文化之鄉”為依托,建設嫘祖海棠園、嫘祖服裝城、命名嫘祖大道、建設嫘祖大橋,傳承嫘祖文化。同時,以“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為依托,建設了占地面積約100畝的冶鐵鑄劍文化園,展現冶鐵鑄劍文化。此外,以柏皇氏故地、韓非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設了近400畝的柏國文化園和法家文化園,做到“以文化城”。
實施人居環境改善 城鄉面貌展現新姿
近年來,該縣以全省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契機,加大投入力度,城市建設管理邁出堅實步伐,城市基礎不斷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呈現了秩序優良、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美麗城市形象,先后被評為中國生態魅力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全國創建生態文明標桿城市,省級園林城、衛生城和文明城。
城市建設中,該縣投入資金10億元,改造升級城區道路,解放大道、西平大道、柏城大道等主干道路平坦寬闊,柏國大道猶如蜿蜒騰飛的巨龍,南環路、柏苑大道橫亙城區南北,東環路、107國道城區段、西漯快速通道等道路采取PPP模式已經啟動,形成了城周環形圍繞、城內互聯互通、城外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
該縣以路燈功能性照明為基礎、以商業門店亮化為主體、以高層建筑亮化精品為點綴、以廣告亮化為補充的亮化效果,真正使西平縣亮起來。沿小洪河兩岸,所有樓房都進行了高標準的樓體亮化,五顏六色的路燈將一座座高樓大廈照得晶瑩透明,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一場規模宏大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在嫘祖故里拉開帷幕。該縣成立了由縣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長的百日會戰指揮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把集中整治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實施一把手工程,列入目標考核。從去年年初開始,該縣主要負責人帶隊,每周對各鄉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重點的“四項重點工作”進行一次觀摩點評。
該縣摒棄“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舊思維,創新“有多少事找多少錢”的新理念,財政支持,社會發力,助推“四項重點工作”順利開展。該縣財政列支5000萬元專項資金引導、鄉鎮財政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達標村和示范村,建立政府扶持、項目支持、群眾籌集、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在財政資金撬動、引導的同時,發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作用,鼓勵群眾捐資捐物、投工投勞;鼓勵企業和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投資改善家鄉人居環境。
如今,漫步西平鄉村,花草樹木迎風吐綠、庭院村道干凈整潔,映入眼簾的處處是環境優美、人勤春早的美好景象。在全市組織的兩次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觀摩評比中,西平縣均名列第一名。
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 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近年來,該縣把“創森”工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精準扶貧、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相結合,統一規劃,融合發展。
目前,該縣已投入“創森”資金18億元,新增鄉級以上廊道2.2萬多畝,整改提升省級以上廊道1.2萬多畝,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43萬多畝,綠化河流水岸1.4萬多畝,建設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近4萬畝,共栽植各種樹木3600萬棵。2018年,森林覆蓋率在32%以上,在全市平原縣處于榜首,成為森林覆蓋率提升最高的縣區。
該縣在改造提升原有街道和公園、游園綠化水平的同時,突出抓好西平生態園、嫘祖海棠園、小洪河和引洪河濕地公園、南城河和南城河公園的綠化美化,合理配置樹木花草品種,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道路綠化特色。“一渠三河六湖”生態水系治理工程的規劃實施,進一步貫通了城區水系,“以水潤城”“以綠蔭城”,城市的顏值和氣質不斷刷新。
一個個鄉鎮公園芳容初綻,一片片圍村林拔地而起,一口口廢棄的坑塘重新泛起綠波……喬灌結合、落葉常青結合、栽花植草結合,推進內部園林化、外部森林化,改變鄉鎮、農村地區綠化薄弱的現實,讓群眾走進森林、親近綠色,目前西平已建成21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如今,一個充滿希望、信心滿懷的花海新城畫卷,正在全面鋪展開來……西平縣正以日新月異的變化,成為豫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大型工廠。通訊員 胡靜 攝
快樂青春。通訊員 楊德清 攝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