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摘要:原標題:科學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31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非洲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條紋病毒的
原標題:科學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31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非洲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條紋病毒的策略。這是一種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術的策略,有望幫助改善大蕉的生長,并提高其產量。
香蕉及其近親大蕉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而且是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的一種重要主食類作物。培育具有更強抗病抗蟲特性的品種,是保證其健康高產的關鍵。然而香蕉條紋病毒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病毒,它通過將自身的DNA插入香蕉B基因組而致病,最終可導致作物死亡。比如,當香蕉受到干旱或高溫威脅時,香蕉條紋病毒DNA會產生功能性病毒顆粒,最終引發疾病癥狀。因此,培育者在改良香蕉時會避免使用包含B基因組的香蕉,比如野蕉,盡管野蕉具有一些優良特性,包括抗寒性、根系發達和抗逆性,但仍不是良選。
非洲的加那利群島、埃塞俄比亞、喀麥隆、幾內亞和尼日利亞都在大面積種植香蕉。此次,肯尼亞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IITA)科學家雅因達拉·特里帕斯及同事,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系統使Gonja Manjaya B基因組中的病毒DNA失活。Gonja Manjaya是英文俗名為false horn的一類大蕉中的一種,主要生長在非洲中東部。
研究人員發現,暴露在干旱壓力下時,與未經編輯的大蕉相比,經過編輯的大蕉有75%沒有展現出香蕉條紋病毒癥狀,證明病毒DNA確實失活。
研究團隊總結表示,這種策略或可用于改良香蕉和大蕉,開發具有強化B基因組的新雜交品種。(記者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除了用于醫學外,CRISPR/Cas9等技術還可以精確修改農作物的基因。經基因編輯的產物會更加可控,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會加入來自其他物種的基因。不過,很早就有聲音質疑,將“基因剪刀”用于農作物或有弊端,以及在食品中加入人工痕跡有違“自然”,但實際上,類似這樣的改變在傳統育種技術中本就廣泛存在,使用基因編輯只是直接定向完成而已,而且,基因編輯的農作物和傳統育種作物,原則上無法檢測出區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