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罰單的警示意義
摘要:□ 李丹丹“你好,剛剛你拿著手機邊看邊過斑馬線,根據《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行人橫穿道路時低頭看手機要處以10元的處罰。”近日,溫州市交警對斑馬線上的
李丹丹
“你好,剛剛你拿著手機邊看邊過斑馬線,根據《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行人橫穿道路時低頭看手機要處以10元的處罰。”近日,溫州市交警對斑馬線上的“低頭族”市民現場開具處罰罰單的消息引發網上熱議。
如今,伴隨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一些人對手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賴,無論吃飯還是走路、乘車,幾乎都在低頭玩手機,甚至幾分鐘不看手機就會焦躁不安。大街上,一些人往往邊走路邊打電話、刷微博、看微信,還有的一邊看手機一邊慢吞吞地過斑馬線。走路看手機盡管是個人行為,但卻隱藏著極大的公共安全隱患。有研究發現,行人走路時盯著手機,平均視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速度會減慢16%~33%。當“低頭族”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機這一點的時候,就很難關注到注意力焦點之外的事情,一瞬間的分心都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事實上,近幾年行人過斑馬線時使用手機且無視交通信號燈的現象屢屢出現,釀成交通事故的情況也有報道。
公共場所走路玩手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既是對自身安全的不負責任,也會對公共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影響。出于公共安全考慮,對馬路上“兩耳不聞身邊事,兩眼只盯手機屏”的“低頭族”進行處罰,目的在于喚醒公眾特別是“低頭族”的交通安全意識,從而規避危險、保護生命安全。正如當地交警所說,罰款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視,達到文明、安全通過斑馬線。從這一點而言,罰款背后的深遠意義遠大于行為本身。
專心走路、快速安全通過斑馬線是維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的要求,既是對他人生命安全尊重,也是對自己生命安全負責,更是個人文明素質的體現。罰款只是一種出于警示目的的外在手段,構筑安全、高效、和諧的交通環境更需要我們提升內在文明素質,讓文明交通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轉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