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錄捐資200多萬元助力家鄉建設
摘要: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陳富立一條條水泥路繞村修建,一盞盞新路燈夜間通明,一車車污泥遠離村莊,一個個能工巧匠揮汗施工,這是筆者近日在西平縣蘆廟鄉茨園村看到的場景。全縣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陳富立
一條條水泥路繞村修建,一盞盞新路燈夜間通明,一車車污泥遠離村莊,一個個能工巧匠揮汗施工,這是筆者近日在西平縣蘆廟鄉茨園村看到的場景。
全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開展以來,該鄉積極行動,迅速掀起環境治理活動熱潮,取得了顯著成效。該鄉在充分用好上級政策資金的同時,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投資支持家鄉建設,張子錄就是其中一位優秀代表。
今年49歲的張子錄,是西平縣蘆廟鄉茨元村委茨園村民組村民。小時候因家庭經濟困難,弟兄5人常常缺吃少穿,張子錄16歲初中未畢業就去新疆打工了。由于他能吃苦又注重節儉,很快掙到了錢。2000年,張子錄開始著手創辦企業,經過不斷滾動發展,至今已是擁有億元資本的企業老板,成為名副其實的在外創業成功人士。
張子錄致富不忘桑梓情,時刻惦記著養育他的家鄉和父老鄉親,反復考慮后,他想為家鄉做點事。張子錄多次返鄉了解情況,當他看到村里兩個臭氣熏天的大坑塘污染環境,嚴重危害村民的身心健康時,他決心對其進行治理。
去年春天,張子錄伴著煦暖溫潤的春風,迎著姹紫嫣紅的鮮花回到久別的家鄉茨園村。在老家住了近20天,他實地考察后,制訂了本村環境治理實施計劃,坑塘治理、道路修建、路燈安裝、廣場和舞臺興建、健身器材配置、環境美化等。為使計劃更加科學合理,張子錄集思廣益,多次同村里干部和父老鄉親商議,直到達成最佳方案。
張子錄先后捐資200多萬元,經過一年的治理,茨園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至目前,茨園村修建水泥路15公里,使用混凝土3000多立方米;治理村內坑塘2個,面積3500平方米;安裝高標準路燈60盞;建舞臺和娛樂廣場各1座,配備健身器材20余個。昔日村內臭水塘經過治理美化,如今成為人們載歌載舞、強身健體的樂園。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