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動脈高壓日:院士呼吁關注肺動脈高壓 提高診斷治療率
摘要:。今年以來,從罕見病用藥降稅,到《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提出將罕見病用藥納入優先考慮范圍,罕見病用藥備受關注。
新華網上海5月5日電(王坤朔)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病。今年以來,從罕見病用藥降稅,到《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提出將罕見病用藥納入優先考慮范圍,罕見病用藥備受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肺動脈高壓雖然是“小眾”的罕見病,但惡性程度高,病人非常痛苦,確診后平均壽命短于三年。在世界肺動脈高壓日前夕,葛均波呼吁,醫生、患者和全社會要共同提高對肺動脈高壓的關注,及時對肺動脈高壓進行干預和救治。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 新華網 肖寒 攝
肺動脈高壓診斷復雜 誤診漏診率高
我國目前還沒有肺動脈高壓的準確統計,參考國外數據,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發病率約為2-5例/百萬人/年。
“肺動脈高壓發病率并不高,可以用小眾來形容,但卻是惡性疾病,年輕患者占多數,一旦診斷后平均壽命不到三年,比一些惡性腫瘤還‘惡’。此外,肺動脈高壓患者十分痛苦,生活質量很低。”葛均波說。
呼吸困難、氣短、憋氣、咳血是肺動脈高壓的常見癥狀,很多患者由于長期缺氧,嘴唇呈現藍紫色,日常的走路對他們來說也是種痛苦的折磨。
據了解,肺動脈高壓分為特發性(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和繼發性肺動脈高壓,其中前者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病因,這部分找不到病因的肺動脈高壓劃為罕見病。對于繼發性肺動脈高壓來說,誘因有很多,先心病是最常見的病因,此外肺栓塞、左心衰竭、瓣膜病、慢阻肺、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等都是誘發病因。
由于社會知曉率低,肺動脈高壓臨床上漏診誤診比率比較高,很多患者在漫長的診斷過程中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疾病進展到后期才被確診,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死亡率很高。
葛均波說,肺動脈高壓之所以確診困難,其中一個原因在于診斷復雜。右心導管檢查是診斷肺動脈高壓的金標準,是一種有創的檢查,但是對于很多基層醫院來說,并不具備做導管檢查的條件,一些醫務人員也缺乏識別肺動脈高壓的意識,導致誤診、漏診率很高。
“世界肺動脈高壓日的意義也正在于呼吁全社會對這種疾病的關注,提高知曉率,尤其是醫務人員,要有識別的意識,盡早確診,及早治療。”葛均波說。
盡管肺動脈高壓惡性程度高,目前仍無法根治,但靶向治療藥物能明顯改善癥狀,延長患者生命。隨著近些年肺動脈高壓診療技術的提高,并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預后,肺動脈高壓的治療策略從單藥治療演變為早期初始聯合治療,2018年世界肺動脈高壓大會、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指南、2018中國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指南均建議,肺動脈高壓患者要起始聯合治療。但相關治療藥物費用昂貴,還沒有進入全國醫保范圍,只有個別省市納入了地方醫保,很多患者還要負擔高昂的治療費用。葛均波表示:“肺動脈高壓的靶向藥物應用到臨床以后,大大改善了治療情況,病人五年的生存率從約20%提高到50%以上,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費用昂貴。”葛均波說。
所幸,隨著一系列支持罕見病藥物政策的落地,以及藥企降價,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負擔不斷降低。今年3月1日起,21個罕見病藥品正式實行降稅,其中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靶向藥物安立生坦在21個降稅罕見病藥品之列。
急性心梗救治需采取“三全模式”
如果肺動脈高壓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小眾”疾病,那么心肌梗死就是“大眾”的心血管疾病。
葛均波表示,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疾病持續增加,表現為腦中風、心肌梗死。“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的一群疾病,引起靶器官的缺血,導致了包括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心律失常、周圍血管疾病等泛血管疾病。”他說。
葛均波回憶,在40幾年前他上大學的時候,心內科還沒有從內科中獨立出來,那是心血管患者也沒有那么多,其后,隨著病人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心內科逐漸獨立。
那么,為什么近些年來心血管疾病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葛均波認為,主要是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疾病譜隨之發生變化,出現越來越多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吸煙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導致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代表的疾病增長。此外,人均壽命的延長,讓更多的老年人出現疾病。“在過去,人均壽命較短,很多人活不到得心血管疾病的年紀便由于營養不良、感染等原因去世。人口老齡化是導致心血管疾病增長的重要原因。”葛均波說。
對于心肌梗死來說,最重要的是及時救治。葛均波表示,多年來媒體宣傳、大眾教育,讓人們知道心梗的危害及如何救治。在2014年,在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的牽頭下,將每年的11月20日定為“心梗救治日”,推出“1120”計劃,其寓意是:心肌梗死的黃金救治時間是120分鐘,120分鐘以后心肌會發生不可逆的壞死;急救電話是120,取諧音提醒大眾發生心梗要撥打120尋求幫助。
據葛均波介紹,統計顯示,心肌梗死患者呼叫120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家人開車,還有坐公共交通,耽誤救治時間,所以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在還未到達醫院就去世了。“如果能及時到達有搶救條件的醫院,救活成功率是97%以上。但如果病人來的太晚,心臟發生不可逆的壞死,就很難救治。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在呼吁全社會參與、全程管理、全域覆蓋‘三全模式’的原因,因為只靠醫院等著病人來,解決不了問題。”葛均波說。
責任編輯:劉晗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