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水系激活助推鄉村振興
摘要:2017年開工建設的金華市石門藍鎮水系連通工程,通過疏通水系網絡,建設文化體驗、濕地科普、水上游覽、濱水休閑、運動健身五大功能區,構建濱水景觀,打造具有生態城市客廳、美麗城市名片、特色文化體驗的景觀公園,村民們深切感受到水系激活給村莊帶來的活力,對政府的決策和項目實施紛紛點贊。
初夏來臨,草長鶯飛。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下王溪附近居住的村民,已習慣了在溪流的岸邊散散步,溜溜彎,而他們腳下的下王溪,則由一條凝滯多年的農村死水溝,變成了清泉疊瀑、柳岸人家的生態溪流。
當地實施下王溪水系激活項目,從赤松溪引水,激活2條渠道,總長1.995公里,同時建成了1公里的親水慢道。
近年來,金華市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方針,按照“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要求,在浙江全省率先開展了農村水系激活綜合整治工作。美麗的下王溪,只是金華市農村眾多死水塘臭溝渠得以“復活”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金華市共投資近6億元,完成農村溝渠治理60公里、池塘整治1957座,覆蓋350個行政村18萬村民,實現水系互通互聯,水域基本功能逐步恢復,水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促進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通過水系激活,金華打造一批“美麗鄉村”,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給鄉村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溝渠眾多,卻成死塘臭水
地處浙江中部的金華市農村溝渠眾多,因多年來對水系生態環境缺乏重視,水系生態破壞嚴重,水污染問題日益嚴峻,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差,村民節水護水意識薄弱。最基礎的農村溝渠、水塘,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全面系統的疏浚整治,淤積堵塞,垃圾成堆,水系破壞,失去引排功能,變成了死水塘臭水溝。
2014年,金華市政府為了讓凝滯多年的農村河溝、水塘的水活起來、清起來、美起來,決定在該市本級進行農村河溝水系激活綜合整治工作。同年,金華市市縣兩級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并在婺城、金東等5個縣(市、區)開展試點。
為此,金華市結合水利部和浙江省有關“治水”精神和工作部署,編制了《金華市本級農村河溝水系激活綜合整治項目立項指南》《金華市本級水利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金華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嚴把項目審核關,加強項目管理,確定該市以農村河溝治理和池塘整治為重點的水系連通項目計劃投資12.67億元。2018年通過實施水系激活項目,該市實現新增受益人口60萬人。
金華市在項目謀劃過程中,把工程規劃與群眾意愿相結合,項目所在村參與設計研討會及現場踏勘,推行村民代表常駐現場制度,有效發揮當地村民參與監督作用,強化工程質量安全保障。同時結合“塘長制”,落實建設管護責任,定期督查考核,建立長效機制,確保項目建得好管得好。將水系保護工作納入周邊村規民約和村干部考核,提升老百姓護水意識。
水系激活,促使鄉村蝶變
金華市以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起來,清淤疏浚,恢復塘庫生態環境,營造自然水域特色。
該市通過新開河渠、挖除淤泥堵塞、埋設管道等工程措施打通農村水系,逐步調活水體,增加水環境容量,提升防洪排澇能力。目前全市累計打通斷頭河、疏通腸梗阻30條,促使水網暢通形成良性循環,并且通過建設鄉村雨水收集回用系統,讓雨水變廢為寶,既可用作景觀補水,也可用作生產生活用水。
在金華,水系連通工程打造了一批漫步休閑親水走廊,滿足村民對“慢生活”的迫切向往,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質。
在金東區,與下王溪水系激活項目一樣,澧浦鎮上宅水系則從東陽江提水激活村內池塘9口,改造渠道4條,改造管道14條,貫通親水慢道3公里,打造了“九宮飛星,水沐上宅”的水系景觀,村莊內9口水塘水質明顯改善,9口池塘相連猶如眾星拱月,成九宮之勢,使得整個村莊沐浴在水的柔美與靈動之中。
金華市所屬的永康市圓周村依托地理區位和生態優勢,投資打造以映湖水系為主的生態景觀公園,整治東溪、南溪沿村河段2.3公里,引入優質水源,激活水系脈絡,村中碧水環流,已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
婺城區湯溪鎮寺平村水系激活整治工程,疏通整個村莊水系,提升寺平古村整體環境,近年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30佳,被評為省級小康示范村、省級綠化示范村、金華市級文化特色村、金華歷史文化名村。
人水和諧,助推鄉村振興
在水系連通項目規劃、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金華市各地引導村民深入了解項目,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項目,增加項目透明度,提升村民獲得感。通過水系連通,金華打造了一批人水和諧、清水環繞、小橋流水、景色優美的水韻鄉村,村容村貌的改善使得村莊環境變得優美宜居,老百姓茶余飯后也有了休閑好去處,幸福感明顯提升。
2017年開工建設的金華市石門藍鎮水系連通工程,通過疏通水系網絡,建設文化體驗、濕地科普、水上游覽、濱水休閑、運動健身五大功能區,構建濱水景觀,打造具有生態城市客廳、美麗城市名片、特色文化體驗的景觀公園,村民們深切感受到水系激活給村莊帶來的活力,對政府的決策和項目實施紛紛點贊。
金東區支家村實施水系激活綜合整治工程后,營造了“花林襯水墨,七星繞村郭”的“七星連珠”水系景觀,僅2018年就接待游客數達8萬人,實現經濟效益150萬元,戶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
浦江縣檀溪鎮平湖村實施水系連通后,村口180畝人工濕地種植荷花,建立魚蓮生命共同體,發展蓮子采摘、休閑垂釣產業,2018年該村實現漁業收益160萬元,荷塘采摘收益100萬元,有7萬余人次走進“醉美檀溪”,平湖全村年經濟效益達到86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30%。
(金建洪 毛米羅)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