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買新房沒有入戶門,怎么驗收的?
摘要:就算開發商“藍圖也有、圖紙也有、證件也有”,目前業主林先生確實沒有一扇正常的入戶門,他的權利該由誰來保障;如果如開發商所言,他們只有670毫米的入戶門就是這么設計的,那明顯不符合國家設計規定的圖紙又是怎么通過檢測驗收的;
徐建輝(公務員)
新房“沒門”,怎么驗收的?
新房“沒門”,不能拿開發商“沒轍”。涉事業主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法律之外,此事也該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給這不正常的奇景一個正常的解釋。
業主:我花15000元一平買的新房子沒有入戶門……
開發商客服負責人:南門是正常有的,我們前期規劃、設計就是這樣的。
業主:你那是窗,只有670毫米,正常的標準進戶門應該是900到950毫米……
據央視報道,近日,沈陽某高檔小區林姓業主發視頻稱,自己花15000元一平米買的新房子,收房時卻發現,房子沒有進戶門。他找到開發商要說法時,居然被告知從窗戶進去。據林先生介紹,電梯朝著他們房子的那面根本打不開,如果用手強行掰開電梯門,只能看到一堵水泥墻,而這面墻本應該就是他們的進戶門。
從報道來看,有此遭遇的不止他一家,業主劉女士被逼無奈,只能自行開了一扇門作為入戶門。
對于業主反映的問題,開發商客服負責人堅稱“前期規劃、設計就是這樣的”,并表示業主侵犯了他們的權益,“要把所有的藍圖、圖紙、相關的證件提供給政府部門,依法協調解決我們的權益”。
據了解,在涉事購房合同正本附件里,明確寫著要求配有“優質單元門、進戶門、優質三防門”。可從視頻里不難看到,所謂的門,正值壯年的林先生還得兩手掰住兩邊、單腳用力跳上去。如果說這是入戶門,那開發商挑戰的恐怕不只是法律,更有常識。
更何況,據業主林先生測量,這個與地面臺階有70厘米的落差“門”只有670毫米寬,而住建部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里,明確要求標準入戶門不得小于900毫米。
就算開發商“藍圖也有、圖紙也有、證件也有”,目前業主林先生確實沒有一扇正常的入戶門,他的權利該由誰來保障;如果如開發商所言,他們只有670毫米的入戶門就是這么設計的,那明顯不符合國家設計規定的圖紙又是怎么通過檢測驗收的;涉事開發商是否存在為了“湊夠套內面積,而將入戶門堵死”的問題,是誰給他們如此明目張膽的欺詐行為開了綠燈;房子沒門,設計規劃和驗房審批的過程是不是留有“后門”……這些問號顯然需要拉直。
有貓膩的地方就會有利益。這些年商品房市場,因產權、質量、面積和交房時間等問題引發的糾紛可謂屢見不鮮。其中也不乏設計規劃與實際戶型不符的狀況。
但是“房子沒門”的現象不說獨此一家,也絕對是少之又少。這家開發商敢這樣搞還這么嘴硬,底氣到底何來,讓人生疑。
新房“沒門”,堪稱奇聞。就此事看,涉事業主當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法律之外,此事也該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介入調查,對于涉事開發商是否存在違規、有關部門是否存在失職失察、不作為的行為,都應查個底兒掉,給這不正常的奇景一個正常的解釋,也給購房人和社會一個交代。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