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評出首屆“最美退役軍人”
摘要:說時遲那時快,他順手用槍上的刺刀刺向另一個鬼子,還沒等第三個鬼子反應過來,王杰又對著鬼子的前胸刺去。陳門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朱合影就帶領群眾發展蔬菜特色種植,三四百畝蔬菜一望無際。
□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
本報訊 近日,正陽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迎八一文藝晚會舉行。
為積極營造“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濃厚氛圍,今年,正陽在全縣開展了首屆“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活動,通過層層推薦、篩選,評選出了10名“最美退役軍人”。
93歲老人獲“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9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杰身體硬朗,眼不花、耳不聾,精神矍鑠,是年齡最大的“最美退役軍人”。這位昔日英勇殺敵的抗美援朝老兵,今日樂享幸福生活,挖地種菜、自己做飯洗衣,生活得井井有條。
還記得第一次采訪王杰時,老人講著、哭著、比劃著。他說,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斗中,突然有三個身材高大的美國鬼子出現在他眼前,身材矮小的他想,這次肯定活不成了。一個美國鬼子上前把他的右胳膊擰成麻花。忍著劇痛,他靈機一動用膝蓋頂向鬼子的襠部,鬼子“哇”的一聲松開了手里的槍,他趁機抓住槍狠狠砸向敵人的頭部,霎時敵人腦漿崩裂。說時遲那時快,他順手用槍上的刺刀刺向另一個鬼子,還沒等第三個鬼子反應過來,王杰又對著鬼子的前胸刺去。在朝鮮戰場上,王杰曾和邱少云、黃繼光在一個部隊,曾接受著名作家魏巍采訪。
王杰的老伴于幾年前去世,王杰不愿打擾孩子們,一個人生活,天天鍛煉身體、看電視等,屋里院里打掃得干干凈凈。被褥用的還是軍用被子,像軍人一樣疊得方方正正。如今,挖地種菜成了他的樂趣,享受著晚年幸福生活。
他們背后都有一串閃光的故事
朱合影退役后為所在的汝南埠鎮陳門村修建了通往集鎮的唯一通道,之前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一座小橋,只能通過一輛小四輪車,貨車、收割機均無法通行,由于年久失修,兩邊護欄殘缺,有6人因此喪生。朱合影想法設法為全村引資數百萬元重修汝河橋,圓了村民多年的夢想。
陳門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朱合影就帶領群眾發展蔬菜特色種植,三四百畝蔬菜一望無際。由于水土好,白菜、蘿卜和大蔥,這三種蔬菜被村民們稱為陳門村的“三寶”,也成為陳門村的致富法寶。
張春節退役后養殖螞蝗致富后不忘初心成立合作社,實行養殖螞蟥+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統一供應種苗、統一養殖標準、統一水產品牌、統一訂單銷售,為社員養殖戶當好“水產保姆”,依靠特色產業扶貧,已帶動農民依靠特色養殖走上產業脫貧致富道路。
10名退役軍人在部隊苦練本領,回地方永葆軍人本色,他們的故事感人至深,他們的本色永不消退。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