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衛計·健康 健康養生

常蹺二郎腿危害多 如何改掉壞習慣

2019-09-05 15:3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閆繼華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如何改掉壞習慣   坐下就不由自主地蹺二郎腿,左右鞋子磨損程度不一樣,即使沒吃飯下腹部也脹得厲害,保持站立姿勢時會覺得累,運動之后左右腿酸痛程度不一樣,雙腿有O型腿傾向,腰酸背痛,有靜脈曲張以及婦科炎癥等,以上情況都可能說明你蹺二郎腿已成習慣,并且對身體造成了損害。

蹺二郎腿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有的蹺得灑脫不羈,有的蹺得優雅萬分,但無論哪種蹺二郎腿的方式,都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常蹺二郎腿危害多

從某種角度講,蹺二郎腿可以調整人體的重心,使人們坐著的時候更加穩當;可以暫時緩解下肢和足底肌肉的緊張,使肌群得到短暫的放松。但前提是時間要短,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否則帶來的危害遠遠多于益處。

●導致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栓塞 蹺二郎腿時,被墊壓的膝蓋受到壓迫,兩腿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血液循環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栓塞,影響腿部美觀的同時更影響健康。所以糾正自己蹺二郎腿的習慣十分必要,如果管不住自己,那么蹺二郎腿之后一定要用雙手反復揉搓或拍打酸痛、麻木的腿部以緩解疲勞,盡快恢復血液通暢。

●導致脊椎變形,引起背部疼痛 人體正常脊椎從側面看應呈“S”形,而蹺二郎腿時容易彎腰駝背,久而久之,脊椎變成了“C”形,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長此以往,還會壓迫到脊神經,引起背部疼痛。

●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 蹺二郎腿時,骨盆和髖關節由于長期受壓,容易酸疼,時間長了可能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

●導致婦科疾病 蹺二郎腿時兩腿交疊,會妨礙女性私處的散熱和透氣,而長期高溫不透氣的環境容易導致細菌大量滋生,從而引起婦科疾病。如果女性本身就有某些婦科炎癥的話,癥狀就可能會因此加重。

如何改掉壞習慣

坐下就不由自主地蹺二郎腿,左右鞋子磨損程度不一樣,即使沒吃飯下腹部也脹得厲害,保持站立姿勢時會覺得累,運動之后左右腿酸痛程度不一樣,雙腿有O型腿傾向,腰酸背痛,有靜脈曲張以及婦科炎癥等,以上情況都可能說明你蹺二郎腿已成習慣,并且對身體造成了損害。為了糾正蹺二郎腿的習慣,除了在心理上控制住自己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糾正。

◇夾緊雙膝 坐下時,在雙膝之間放一支筆并夾緊,保持這個姿勢的時間越長越好,每天進行3次,堅持一個月基本就能糾正蹺二郎腿的習慣。這個動作還能幫助緊致大腿內側的贅肉,讓腿型更加好看。

◇正確的走路姿勢 走路時,抬頭、挺胸、收腹,將重心放在腿的內側,腳尖微微向外,注意均勻跨步,時間久了就能糾正蹺二郎腿導致的腿型問題。

◇抬腿動作 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腳腳尖并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以保持身體平衡;深呼吸,抬起雙腿與地面垂直,保持均勻的呼吸,堅持15秒;將腿垂下至與地面呈45°,保持均勻的呼吸,堅持15秒;回到90°位置,堅持15秒,之后改為45°,如此重復5次,放下雙腿休息即可。每天晚上臨睡前練習一次,堅持一段時間,不僅可以有效糾正腿型,還能暢通腿部氣血、消除水腫。(喬麗杰)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灵寿县| 芮城县| 大宁县| 宿迁市| 仁寿县| 金溪县| 洛扎县| 敦煌市| 龙岩市| 大足县| 湘潭市| 皮山县| 河北区| 丹凤县| 蓬溪县| 洪江市| 乾安县| 奎屯市| 嘉黎县| 襄樊市| 东港市| 邯郸市| 东方市| 汶上县| 德钦县| 常熟市| 泸定县| 宣城市| 舒兰市| 滨海县| 忻州市| 奉化市| 凤城市| 确山县| 澄迈县| 宾川县| 枣强县| 额济纳旗| 盘锦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