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姐”把小紅薯做成大產業
摘要:企業以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品牌產品“瓦崗紅薯”系列產品加工為主導,自建有萬畝無公害瓦崗紅薯優質原料生產供應基地,并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管理體系,生產的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白軍敏在洗紅薯。
□全媒體記者 許靜 文/圖
9月23日,天高云淡。在確山縣瓦崗鎮香來美食品廠,工人們正在挑紅薯、洗紅薯、削紅薯、烤紅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紅薯姐”名叫白軍敏,是這個廠的總經理。叫她“紅薯姐”是因為不知道從何時起,一直和“紅薯打交道”的她把自己微信的名字改為“紅薯姐”,她說,她喜歡大家這樣叫她。
“紅薯姐”十分健談,她告訴記者,她是確山縣瓦崗鎮人,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2004年從廣州回老家,正值收獲紅薯??吹礁赣H駝著背,把一袋袋選好的紅薯背上三輪車,拉到市場上賣,有時幾天才能賣完,換回來的錢卻不多,她就萌生了把紅薯進行深加工、把工廠開在家門口的想法。后來經過多方打探,得知國內做薯條最成熟的地方在福建龍巖,她就在那里找了份工作,邊掙錢邊積累紅薯加工的經驗。
學習了幾年后,白軍敏回到家鄉開始自己創業,2014年注冊資金500萬元成立了確山縣香來美食品廠,集紅薯產品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剛開始時沒廠房,先后租過部隊的營房、煙葉的分檢倉。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企業剛創辦時,她和愛人既是采購員、推銷員,又是生產工人和貨物搬運工,加上資金跟不上,白軍敏能干就自己干。就這樣,白軍敏靠著腳踏實和吃苦耐勞,生意慢慢發展了起來。
去年1月,在縣政府及鎮政府的大力幫助支持下,企業搬進了現在的新廠房,入駐兩個扶貧車間,其中一個用來作為產品的包裝車間,另一個廠房用來作為食品加工車間。企業開始走向正規化,今年又擴大了企業規模,白軍敏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企業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天地。企業以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品牌產品“瓦崗紅薯”系列產品加工為主導,自建有萬畝無公害瓦崗紅薯優質原料生產供應基地,并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管理體系,生產的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白軍敏介紹,目前已到了紅薯銷售旺季,工人們正在挑揀紅薯,小個兒的走電商,中個兒的走商超,大個兒的生產系列食品,就連紅薯皮,曬干后也賣給了豬飼料加工廠,一丁點兒也不浪費。
“沒想到老了還能找份工作,這樣也不拖累孩子們。”70多歲的黃全順高興地和記者聊著天。他是瓦崗鎮瓦崗村黃國河村人,在這里務工每天可拿到100元左右的工資。瓦崗鎮南下坡村的劉存亮夫婦,妻子是聾啞人,兩人一起在香來美食品公司清洗紅薯,每月也有樂觀的收入。作為香來美食品公司的負責人,白軍敏合理安排貧困戶參與生產,實現貧困戶在家就業,增加收入。目前公司長期穩定工22人,臨時工40人,其中貧困家庭工人26人。企業產品訂單不斷,帶動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萬元左右。
企業要發展壯大,產品質量是根本,沒有適應市場的產品作保障,企業就沒有希望。白軍敏說,她的終極目標是借助瓦崗紅薯的品牌優勢,打造山地甜薯領軍品牌,力爭2021年銷售額突破3千萬元。若干年后,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像王守義十三香一樣,飄洋過海,也希望自己的頭像能出現在產品的包裝上,成為響當當的確山品牌。
創業沒有終點,“紅薯姐”永遠在路上。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