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幫俺解難題”
摘要:第一書記及鄉親們伸援手 為防控疫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李佩陽并沒有忘記李剛嶺的白鵝養殖場。在李佩陽的協調下,鄉親們紛紛伸出援手,同意先賒給李剛嶺玉米用于救急。解決飼料問題后,李佩陽又開始張羅李剛嶺的成品鵝銷售渠道問題。李剛嶺說,這次如果不是李佩陽書記幫助,他真難過這個坎。
□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讓李剛嶺沒想到的是,突然襲來的疫情把他原有的計劃打得七零八落。他養殖場里數千只大白鵝“嘎嘎”地叫著,因缺乏飼料,眼看著一天天瘦弱下來。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危難之際,駐村第一書記李佩陽通過多次溝通協調為鵝場運來了飼料,讓他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疫情襲來創業遭寒冬
李剛嶺是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村民。沒養鵝前,他長年在外,干的是高危職業——涂料工,整天吊在幾十米的空中作業。眼看著兩個正在上中學的孩子花銷越來越大,家中的老人需要照顧,他覺得一直這樣在外打工也不是個辦法。
在他舉棋不定之時,李佩陽——省委宣傳部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及時為他出謀劃策:養鵝。
2019年,李剛嶺在李佩陽和村兩委的支持下回到村里,租賃10多畝土地分別建成了飼料棚、雛鵝棚、成鵝棚。
“去年10月購進了一批鵝苗,今年1月又進了一批鵝苗,總共4500多只。”李剛嶺說,鵝苗養3個月后就能出欄。一只鵝七八斤重,按照去年的市場行情,活鵝10塊錢一斤,兩批鵝出欄后,就能把借的錢全部還上。要不幾年,家庭收入定能實現翻幾番。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各地紛紛關閉活禽交易市場,這使剛踏上自主創業路的李剛嶺一下陷入了“寒冬”。就在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李佩陽來到他的養鵝場。
第一書記及鄉親們伸援手
為防控疫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李佩陽并沒有忘記李剛嶺的白鵝養殖場。
為解決飼料問題,李佩陽多次與石佛村干部群眾溝通、協調。經過努力,對方終于同意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讓李剛嶺夫妻倆帶著打糠機去石佛村打料,打完料后再拉回來。
有了這批飼料,暫時解了燃眉之急。但鵝飼料一天要一噸半,因飼料緊缺,一天喂1000多斤基本上能保住鵝的命。得知情況,李佩陽又找到村里的種糧大戶,積極幫助李剛嶺協調解決飼料缺口。在李佩陽的協調下,鄉親們紛紛伸出援手,同意先賒給李剛嶺玉米用于救急。
解決飼料問題后,李佩陽又開始張羅李剛嶺的成品鵝銷售渠道問題。她通過聯系朋友,發微信、微博,尋求售賣渠道。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截至目前,已有南陽、鄭州、三門峽等地的客商與李剛嶺在網上協商約定,疫情消退、禁令解除后,按照市場價格大批量購進成品鵝。
“我原以為自己就這么栽了——我一下子投進去近30萬元,這要是栽了,我的家也就完了。”李剛嶺說,這次如果不是李佩陽書記幫助,他真難過這個坎。現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日解除,到那時,他的小日子會像“嘎嘎”叫的大白鵝一樣,越來越紅火。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