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就要吃虧在前沖鋒在前”
—記新蔡縣月亮灣人大工委主任熊俊
摘要:三個結合:防控與精準宣傳結合起來,防控與生活用品配送服務結合起來,防控工作嚴格要求與防控人員保護結合起來。熊俊敢于拼搏,勇于擔當的精神、率先垂范工作作風、踏實認真負責的責任感,無聲帶動著黍河社區全體參戰工作人員,為保衛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就了第一道防線。
駐馬店網訊(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范雪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新蔡縣月亮灣街道黨員干部同舟共濟,科學防控,精準施策,較好完成了前階段新蔡縣新城區疫情防控任務。尤其是月亮灣街道黍河社區,其工作速度和創新舉措受到了前來視察工作的市領導的好評。成績訴說著投入付出,更浸透了包片干部——月亮灣街道辦事處人大主任熊俊的無私奉獻與心血汗水。
“任務艱巨,我來干”
新蔡縣是人口大縣,近年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拉動了該縣城鎮化快速發展。新城區優美的生活環境、便捷的交通系統、完善齊全的教育衛生等吸引了大量居民入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月亮灣街道防控任務首當其沖。
黍河社區下轄21個小區,32000多人。最令人揪心的是,因為各種原因,黍河社區僅有3名村干部能夠正常參與工作。深入了解后,大家都心情沉重,現實困難超出想象:一些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人員,還有一些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年紀大且人員少,小區居住的返鄉農民工較多。
街道辦事處黨委、政府在研究疫情防控任務分配、遣兵派將時,大家心頭都明白,黍河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關系到辦事處整體防控戰役的成敗與否,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是關鍵中的關鍵。
嚴峻的防控形勢,考驗著每一個共產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熊俊站了出來:“黍河社區疫情防控這副擔子,我來扛!”
“關鍵時刻沖得上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熊俊就是這么一個人,這一次,他又豁出去了。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大年初二接到縣關于疫情防控封閉管理通知后,熊俊第一時間帶領社區干部、辦事處下沉黨員干部、物業公司負責人深入黍河社區各小區進行調查、走訪,全面掌握情況。
在群策群力,民主聽取各方意見基礎上,結合實情,統籌考慮到防控各方面情況后,熊俊提出一個指導思想,不能就防控抓防控,必須拓展思路,放大工作格局,立足工作長期化,才能確保防得住、防得穩、防得久。為此,他提出“三個結合”,“六個必須落實”。
三個結合:防控與精準宣傳結合起來,防控與生活用品配送服務結合起來,防控工作嚴格要求與防控人員保護結合起來。
六個必須落實: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必須落實到位。所有小區和轄區街道必須封閉管理落實到位。所有武漢湖北返鄉人員與密切接觸人員都要定期測溫落實到位。所有人員出行必須每戶限人限時間,出行人憑卡出入落實到位。居民生活物質供應配送必須安全服務到位。防控人員管理和后勤保障服務必須到位。
采用居民自治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每天出動黨員、群眾100多人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熊俊的組織協調和示范帶領下,黍河社區各小區黨員、群眾及業主代表踴躍參與,他們逐小區、逐戶排查返鄉人員以及接觸過湖北、武漢方向返鄉人員的群體。安排疫情防控醫務人員定時、逐戶、逐人測量居家隔離人員體溫,嚴格監控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
對于需要居家隔離的人員,社區實行五包一監管,即由包村領導、支部書記、網格員(村組干部或物業管理)、村醫、民警五人分包一人,對每一個隔離人員監管負責。
前瞻性、組合拳管控舉措實施后,黍河社區防控工作成效凸顯,社區小區居民生活不受影響,大家積極、自覺配合出行管理。1月31日,前來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市委書記陳星實地查看黍河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后,認為社區街道封閉、小區封閉管控工作扎實、行動迅速、工作理念超前,經驗值得推廣。
“共產黨員就要吃虧在前、沖鋒在前”
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熊俊既是督導員,又是一線指揮員。督促檢查、組織領導、事務分配、后勤保障服務等諸多事務,都要他一個人承擔。
他每天早起晚歸連軸轉,身影始終活躍在黍河社區各個疫情監測點:各個點上缺什么,有沒有什么特殊情況?他都認真查看,嚴格督導,并將每次的巡查情況通報到社區工作群,敦促工作人員按照標準站好崗,及時解決社區群眾的問題。
盡管很忙,黍河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也被他管理得高效而有條理。1月25日,疫情防控需要封閉管理,然而當時所有制作圍擋的門店和工人均已歇業。熊俊花了很多時間打了好些電話,聯系黨員和村委干部的親朋好友,終于找來10多名工人,分兩班施工,連夜拉鐵皮圍擋,至1月27日,兩天時間內,高效完成21個小區的封閉管理工作。
疫情防控初期,各監測點普遍缺帳篷、床、被子、口罩、酒精、消毒液和溫度計等。熊俊聯系商家,個人出資購買了3000多元的物資,并給每個監測點搭起了帳篷或6平方米以上的簡易房,成為全縣最早有帳篷或簡易房的卡點。2月14日,氣溫驟降,風雪關頭,熊俊又給沒有帳篷和簡易房的6個疫情監測點捐贈了6頂帳篷(價值兩千多元),為在寒風中堅守的一線工作人員雪中送炭。
連日的超負荷工作,熊俊的腰間盤滑脫病復發了(這個老毛病是2006年他還在陳店鎮負責農業開發時累的),腰疼得厲害。因每天步行巡回檢查各小區疫情檢測點,他的腳也磨破了,走路時一瘸一拐,大家都勸他請兩天假去看看,他卻總是說笑著說:“共產黨員就要吃虧在前,沖鋒在前,我的腳還是等疫情結束后再說吧!”
月亮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梁洪林提起熊俊時說:在班子里,他的資歷最老,年齡最大,為月亮灣街道征地拆遷做出了很大貢獻。街道主要領導兩次調整,他都因年齡原因沒有機會提拔,他卻始終沒有怨言,服從領導聽指揮,從不擺老資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熊俊敢于拼搏,勇于擔當的精神、率先垂范工作作風、踏實認真負責的責任感,無聲帶動著黍河社區全體參戰工作人員,為保衛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就了第一道防線。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