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之外,“寶藏”空間響起美妙旋律
摘要:范迪安介紹了小劇場前廳的《和聲——國家大劇院院藏精品展》,王子初則對東展廳的《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進行了導賞,并對其中重量級文物如新石器時期的陶塤、春秋時期的龍虎紋鼓座、宋代的青白釉仙人吹笙壺及女伎樂木俑等進行講解。
安徽最早的青銅樂器銅鈴、氣勢雄渾的龍虎紋鼓座、造型精巧的仙人吹笙壺、難得一見的宋代女伎樂木俑……在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的展廳中,鋼琴家盛原彈奏起歷史悠久的古典音樂巴洛克時期代表樂器羽管鍵琴……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作為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線上演出的特別策劃,“奇妙的和諧:國家大劇院2020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音樂會”在當晚拉開帷幕。本場音樂會,薈萃羽管鍵琴、鋼琴、古琴、提琴、舞蹈、合唱多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和導賞嘉賓走進大劇院舞臺之外的“寶藏”空間。
當天19時,音樂會開始之前半小時,著名主持人譚江海與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著名中國音樂史學家、音樂考古學家王子初對談交流,分享展覽背后的故事,對這場展覽中的音樂會進行導賞。范迪安介紹了小劇場前廳的《和聲——國家大劇院院藏精品展》,王子初則對東展廳的《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進行了導賞,并對其中重量級文物如新石器時期的陶塤、春秋時期的龍虎紋鼓座、宋代的青白釉仙人吹笙壺及女伎樂木俑等進行講解。
國家大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劇院作為首都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不僅是中國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還通過舉辦藝術展覽、征集院藏品等多種方式,不斷豐富劇院的文化內涵和觀眾參觀體驗,這些舉措令劇院兼具了博物館的部分職能,使兩大藝術形式在這里交匯互通。(記者 徐顥哲)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