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遭"史上最大"數據失竊 一年后從媒體得知
摘要:這次失竊前大約3年,美國防務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從美國國家安全局系統(tǒng)中拷貝信息,曝光國安局大規(guī)模監(jiān)控項目。美國司法部指控舒爾特竊密并交給維基揭秘。舒爾特的律師則反駁,調查人員無法確定舒爾特竊密,理由是中情局的系統(tǒng)“太不安全”,數以百計人能獲得這些秘密數據。
16日公布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一份內部調查報告顯示,中情局醉心于開發(fā)用于網絡攻擊的黑客工具,但疏于自身系統(tǒng)安全防護,以至于網絡“武器庫”失竊卻渾然不知,直到大約一年后由維基揭秘網站曝光后才得知。
【“史上最大”】
2017年3月,維基揭秘網站曝光數十件中情局開發(fā)的黑客工具,讓美國情報界大為尷尬。
中情局2017年10月完成內部調查報告。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羅恩·懷登16日公開這份報告。
這份大量內容被涂黑的報告說,網絡“武器庫”2016年失竊造成“中情局歷史上最大數據損失”,失竊信息量范圍在180吉字節(jié)至34太字節(jié)之間,相當于1160萬至22億頁微軟WORD文檔的信息。
美國檢方在法院審理這起案件時稱,泄密事件“對國家安全構成沉重打擊”,“中情局的網絡工具瞬間丟失,全球范圍內的情報搜集行動立即停止”。
【“燈下黑”】
報告說,由于存放失竊信息的系統(tǒng)缺乏對使用者活動的監(jiān)控,因而一直沒有發(fā)現信息失竊。如果不是維基揭秘一年后曝光被竊信息,“我們可能繼續(xù)被蒙在鼓里”。
這次失竊前大約3年,美國防務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從美國國家安全局系統(tǒng)中拷貝信息,曝光國安局大規(guī)模監(jiān)控項目。中情局報告說:“美國政府其他機構(數據系統(tǒng))多次遭侵入,但中情局卻遲遲沒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報告指出中情局信息系統(tǒng)多處漏洞,包括“多數敏感的網絡武器沒有隔離存放”,“使用者共用系統(tǒng)管理員級別密碼”,“歷史數據無限制對使用者開放”。
這些黑客工具由中情局網絡情報中心開發(fā)。報告說,網絡情報中心“把研發(fā)網絡武器置于首位,卻犧牲了自己系統(tǒng)的安全性,日常安全措施松懈程度令人悲嘆”。
最終,中情局鎖定軟件工程師喬舒亞·舒爾特為主要嫌疑人,認定他竊密是因為與同事和上級不和而報復。
美國司法部指控舒爾特竊密并交給維基揭秘。舒爾特的律師則反駁,調查人員無法確定舒爾特竊密,理由是中情局的系統(tǒng)“太不安全”,數以百計人能獲得這些秘密數據。
陪審團今年3月沒有認定舒爾特竊密罪名成立,僅裁定他藐視法庭和作虛假陳述。(惠曉霜)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