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節里看雙河
摘要:從視覺、味覺的直觀感受,到產業文化的發展感悟,龍蝦美食節承載的不僅是農業豐收、農民富裕沉甸甸的喜悅,還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期盼。龍蝦美食節在延續,它記錄著雙河這座淮河明珠小鎮的蓬勃發展。
群眾冒雨觀看。
油燜大蝦讓人垂涎欲滴。
從視覺、味覺的直觀感受,到產業文化的發展感悟,龍蝦美食節承載的不僅是農業豐收、農民富裕沉甸甸的喜悅,還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期盼。龍蝦美食節在延續,它記錄著雙河這座淮河明珠小鎮的蓬勃發展。
文/圖 全媒體記者 許靜 通訊員 劉沛羽
近日,確山縣雙河鎮第二屆“淮漁源”龍蝦美食節如期而至。
當日4時,天色未亮,來自該鎮24個行政村的小商販們滿載著美食蜂擁而至,村民劉梅就是其中一員。作為本地特色美食燒賣制作傳承人,劉梅3時就開始準備食材。說起參加美食節,她疲憊的面容透著喜悅,燒賣的制作工藝復雜,需提前兩天準備。在村干部的邀請下,她叫上家人把這種本地美食帶到美食節上。
不一會兒,第一鍋燒賣出籠。一口下去,滿嘴留香。燒賣的香味引來游客們駐足品嘗。一上午的時間,劉梅帶去的食材就用完了。劉梅說,她家制作燒賣已有300多年歷史,她是第五代傳人。談起美食傳承,她靦腆地笑了起來:“燒賣準備程序復雜且費時,能通過一年一次的美食節展示手藝,我非常自豪。”
如今,美食節已成為各村展示產業發展成果的平臺。作為擁有萬畝養殖基地和注冊了“淮漁源”龍蝦商標認證的水產養殖大鎮,每一個攤位上都能看到小龍蝦的身影,蒜香、五香、麻辣……美食節上,龍蝦香味四溢。在唐莊村的攤位上,該村黨支部書記唐留生掌勺烹制。他向記者介紹,村里水產養殖扶貧基地養殖的不光有小龍蝦,還有個頭肥大的澳洲龍蝦。一天下來,唐留生攤前烹制的龍蝦售賣殆盡,剛從塘中捕撈的龍蝦也賣出不少,為村里的集體經濟和貧困群眾增加了收入。
據悉,除小龍蝦外,孔雀、中藥材、螞蟥、獺兔、肉鴿等鄉村特色扶貧農產品也在美食節上一一展出,充分展示了近年來雙河鎮產業扶貧取得的成效。
美食節同樣為消費扶貧的深入實踐帶來生機。攤位中,很多接受過培訓的農村婦女也借此機會通過手機直播宣傳雙河的發展,推介雙河的美食。此外,來自各村的貧困群眾也在美食節中大展身手,王堂村的貧困戶李青山帶著自家院子里收獲的農產品占據一角攤位,大聲吆喝售賣。像李青山一樣,美食節中有30余戶貧困戶參與到銷售中,西紅柿、花生、鴿蛋、土雞等10多種產品上架銷售,通過消費扶貧幫扶持續鞏固他們的脫貧成效。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