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紅色旅游的“金名片”
——確山縣高質量推進紅色旅游發展側記
摘要:為了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近年來,確山縣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對竹溝革命紀念館、臨時治安委員會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A級紅色旅游景區進行提質升級。
擦亮紅色旅游的“金名片”
——確山縣高質量推進紅色旅游發展側記
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徐警彬
7月2日,省委組織部下發《關于命名第一批河南省紅色教育基地的通知》,命名20家單位為第一批河南省紅色教育基地,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名列其中。
提起確山縣的竹溝鎮,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紅”。確山縣戰略位置重要,被譽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里紅色文化深厚、紅色遺址眾多,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這里有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中共河南省委舊址、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舊址、劉店秋收起義舊址、孤山沖革命舊址、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被譽為“小延安”的竹溝鎮,曾留下了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過的足跡。
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優勢,按照“以紅為主、以綠為輔、紅綠結合、披紅戴綠”的發展方略,堅持“紅綠融合”發展,促進全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先后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紅色旅游景區1個,國家3A級紅色旅游景區2個。先后獲得“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河南省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河南省旅游扶貧示范縣”稱號,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尋訪初心和人民向往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確山縣把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游放在突出位置,統籌規劃、融合發力,以“紅色傳奇、錦繡竹溝”為主題,積極打造竹溝紅色小鎮、竹溝紅色教育基地;以紅色文化體驗、革命教育基地為核心,融合鄉村旅游、研學旅游、軍事旅游,形成以竹溝為核心的紅色旅游規模化發展格局,打造了以竹溝紅色小鎮為龍頭的紅色旅游景區巨陣,叫響了確山縣紅色旅游品牌。
堅持規劃引領 集中集聚發展
確山縣堅持全域旅游規劃引領,集聚發展力量,為振興旅游發展繪就藍圖。先后編制了《確山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確山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確山縣孤山沖革命舊址群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突出了紅色旅游發展板塊,明確了紅色旅游發展思路。以竹溝革命紀念館為核心,加快推進其他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壯大紅色旅游規模。自2018年以來,竹溝革命紀念館抓住國家實施二期紅色旅游基礎設施項目的契機,加快了孤山沖革命舊址群景區建設步伐。同時,竹溝紅色小鎮、竹溝紅色教育基地、竹溝革命紀念館改擴建等紅色旅游項目已經全面開建。一個業態豐富、體驗性強的綜合型紅色旅游景區將于2022年建成,并將成為豫南紅色游、研學游、自駕游和鄉村游著名目的地,將會促進確山縣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使之成為紅色景區集聚發展的典范。
推進業態融合 拓寬發展路子
融合國防教育。竹溝革命紀念館建立了軍事教育拓展園,擺放了一批退役的飛機、坦克、裝甲車、山地炮、高射炮等國防教育裝備,把軍事知識、竹溝革命斗爭史等一并納入講解員必講內容,同時與駐軍聯合在古城營區開展“軍營一日游”、軍事夏令營和實彈靶場觀摩等活動,使游客在接受紅色革命洗禮的同時接受國防教育。
融合鄉村旅游。近年來,確山縣把握紅色旅游由被動式說教向體驗和活動轉變的趨勢,在紅色旅游景區周邊和紅色旅游線路集中連片發展觀光農業、采摘農業、觀光林業,并在沿途開辦農家賓館160多個,開發了以雜面饅頭、山野菜、豆面條等為主的“憶苦思甜”菜系。
融合電子商務。以“旅游+”模式與當地電商企業聯合銷售了黑豬肉、山野菜、食用菌、瓦崗紅薯、確山板栗等特色農產品,拉長了產業鏈條,豐富了紅色旅游內涵,有力拉動了農業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融合文化產業。在竹溝紅色小鎮規劃建設了“提琴小鎮”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山打鐵花表演基地,植入文化元素,講好紅色故事,促進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傳承紅色基因 提升旅游品質
發展紅色旅游,必須傳承紅色文化。為了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近年來,確山縣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對竹溝革命紀念館、臨時治安委員會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A級紅色旅游景區進行提質升級。加快推進孤山沖革命舊址群、劉店秋收起義舊址等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以“紅色傳奇、錦繡竹溝”為主題,積極打造竹溝紅色小鎮、竹溝紅色教育基地。融合鄉村旅游、研學旅游、軍事旅游,形成以竹溝為核心的紅色旅游規模化發展格局,使之成為中原區域型綠色生態旅游目的地、國家紅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際知名提琴之鄉、中原鄉村休閑度假小鎮。
確山縣找準旅游與文化的切入點,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通過旅游的方式讓更多群眾了解。精心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特邀詞曲作家創作了《竹溝頌》《巍巍青山悠悠竹溝》《石榴花開》《喊一聲竹溝》等革命歌曲和《劉少奇與竹溝》等小品,在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和省、市春節文藝晚會上演出,并發布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網站上。配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拍攝了30集電視連續劇《戰將》,拍攝了《劉少奇的故事》《劉少奇軍事生涯》等紀錄片,編輯出版了《劉少奇與中原局》等革命讀物。開展了竹溝精神研討和征文活動,廣泛傳承紅色基因和紅色文化。把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與紅色旅游文化有機結合,與郵政部門聯合開發了《紅色竹溝》郵票珍藏冊、金銀紀念幣、明信片、首日封等,與長沙大紅陶瓷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了劉少奇系列紀念章和劉少奇大型紅磁盤,不僅發揮了紅色旅游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的功能,而且宣傳推介了景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加快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推動文旅融合,挖掘紅色內涵,推動紅色文化與紅色經濟齊頭并進。借助紅色文化資源,革命老區確山正煥發活力。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