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妮和她的“甜蜜事業”
摘要:從贈送5個蜂箱及蜜蜂,張四妮就成了駐村幫扶干部的重點扶持對象。由于張四妮的蜂蜜品質好,從不愁銷路,她的收入也越來越多,今年50箱蜜蜂將帶給她約10萬元的收入。今年6月,張四妮被村里確定為脫貧戶,成功摘掉了“窮帽子”,迎來了一場成功的人生逆襲。
通訊員 朱曉吾
初秋時節,藍天白云,湛藍的天空宛如一塊美麗的藍寶石,和煦的陽光讓人倍感溫暖。在汝南縣南余店鄉楊圍子村羅莊村民組,張四妮在自家的養蜂場全副武裝地打理蜂箱,起框,搖蜜……她熟練地操作著每個程序,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熱愛的工作中,憨厚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面前一字擺開的數排蜂箱,成群結隊的蜜蜂飛進飛出,“嗡嗡嗡”聲不絕于耳,養蜂就是張四妮如今的“甜蜜事業”。與筆者同行的南余店鄉黨委書記介紹:“張四妮是我們鄉有名的養蜂能手、脫貧致富典范。”
據了解,張四妮今年45歲,家有5口人,5年前日子還過得緊巴巴的,在開展精準扶貧中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她貧困卻不氣餒,認準黨和政府開展的精準扶貧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大好機遇,結合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主動把發展養蜂產業脫貧的想法告訴村支書和駐村干部。扶貧干部立刻給全村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無償發放了5個蜂箱及蜜蜂,鼓勵貧困戶發展養蜂產業。從此,張四妮開始了她人生的逆襲之路。她精心挑選了一處自然條件適合養蜂的地塊搭起簡易蜂場,把全部心思放到養蜂上,用勤勞的雙手改寫命運。她的養蜂事業很快有了起色,蜂箱由5個發展到20個,再由20個發展到如今的50個,規模越來越大,她的養蜂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養蜂讓多年貧困的張四妮嘗到了生活的甜頭,而讓她覺得更甜蜜的是在脫貧路上一直有來自各方力量的幫扶。從贈送5個蜂箱及蜜蜂,張四妮就成了駐村幫扶干部的重點扶持對象。扶貧干部幾乎每天都到她的蜂場或了解情況,或幫忙打理,還專門請來技術人員現場指導。
由于張四妮的蜂蜜品質好,從不愁銷路,她的收入也越來越多,今年50箱蜜蜂將帶給她約10萬元的收入。今年6月,張四妮被村里確定為脫貧戶,成功摘掉了“窮帽子”,迎來了一場成功的人生逆襲。如今,她已成為全鄉貧困戶效仿的脫貧“樣本”。
“蜜蜂是大自然的精靈,只有天性善良、淳樸厚道的人才能與這些小精靈結緣。”張四妮的言語中透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甜蜜與樂觀。
“如果不是這幾年養殖蜜蜂,我是不可能這么快脫貧的。”現在的張四妮憑借這份“甜蜜事業”鋪就了脫貧致富路,說話有了底氣,臉上也有了笑容。她開心地告訴筆者,現在她家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推動下,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路子會越走越寬廣,生活也將如蜂蜜一樣越來越甜蜜。”對于未來的生活,張四妮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