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三農 致富有道

小香菇大文章 竹溝鎮產業扶貧“菇”事多

2020-09-01 10:37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劉銀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為保證香菇質量,合作社實行統一提供菌種、統一菌棚管理、統一技術培訓,尤其是堅持把技術服務貫穿到整個香菇生產過程中,徹底解決了種植戶缺技術的難題。“合作社先后帶動貧困戶314戶參與香菇種植,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宋九莉(中)與員工一起分揀香菇。

香菇長勢良好。

文/圖全媒體記者 楊曉暉 許靜

一座座香菇大棚一字排開,菇棚內一個個菌袋碼放整齊。8月30日,置身確山縣竹溝鎮欣美潤種植專業合作社香菇種植基地,記者仿佛走進了香菇的世界。

“這小香菇可是俺鎮脫貧致富的‘看家寶。’”竹溝鎮副鎮長李瑞說這話時,臉上滿是自豪。

三步走小香菇長成大產業

“竹溝鎮有種植香菇的傳統。以前苦于種植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市場競爭力,香菇產業一直沒有做大。”談起香菇產業發展,李瑞說,竹溝鎮環境適宜、交通便利,是種植香菇的理想場所,把香菇產業做大做強,也是鎮里一直想破解的難題。

機緣巧合。2013年,在北京打拼的宋九莉回鄉創業,開始種植香菇。2015年,她投入560萬元,流轉土地600畝,成立欣美潤香菇種植合作社,把香菇種植搞得風生水起。

“當時也是看中了香菇市場前景好才決定種植的。”說起種香菇的初衷,年輕漂亮的宋九莉坦言。

看到合作社發展勢頭強勁,為扶持香菇產業做大,鎮里決定再添一把柴。2016年,鎮里爭取項目資金100萬元建標準化大棚8座,自育發酵香菇菌袋60000余袋,并購置了全自動裝袋機,由欣美潤種植專業合作社具體實施,初步形成了香菇生產基地。2018年,鎮里出臺香菇產業發展規劃,把香菇種植推廣作為產業發展支柱。2019年,爭取項目資金662萬元,建單體棚180座、連體棚6座、恒溫棚2座;申請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662萬元,依托欣美潤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香菇133.2萬袋,為合作社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在鎮里扶持下,合作社如虎添翼,先后流轉土地900畝,發展社員210戶,投入資金800余萬元,保鮮冷庫、分揀車間、冷藏運輸車、無菌接種車間、制袋車間等配套設施齊全,實現了配料、裝袋、蒸煮、點菌、種植、采摘、分揀、包裝、運輸、銷售一條龍。

從小處做起,傾心培育合作社,形成龍頭效應;樹立品牌,打響香菇品牌,全面開拓市場;點面結合,以合作社為支點,鼓勵貧困戶以生產種植、參與務工、代種代管等多種形式參與生產。通過“三步走”,該鎮實現了“合作社+市場+貧困戶”的精準對接,香菇產業越做越大。

巧聯姻背靠大樹好乘涼

香菇多了,銷路怎么樣?

“只要質量好,銷路不用愁。”這是宋九莉給出的答案。

從種植香菇第一天起,宋九莉就把“用心做事、誠信經營”作為自己事業發展的理念,而其中她最為關注的就是質量。

種香菇是個技術活,香菇生產有菌棒生產、養菌和采摘3個環節。為保證香菇質量,合作社實行統一提供菌種、統一菌棚管理、統一技術培訓,尤其是堅持把技術服務貫穿到整個香菇生產過程中,徹底解決了種植戶缺技術的難題。此外,在香菇回收時,合作社嚴把質量關,分優中差等級回收香菇,杜絕以次充好。“這個溫控大棚條件好,溫度、濕度全自動控制,既減輕了勞動量,也保證了香菇質量。”走進合作社一座香菇恒溫棚,工作人員介紹。好酒不怕巷子深,憑借誠信和高質平價的優勢,“九菇娘”牌香菇走出大山,并吸引眾多省內外商超主動與宋九莉聯系合作。

“與商超合作,我們是有條件的。”宋九莉說,為了產品信譽,她實地考察篩選,對信譽低、管理亂的商超,一概婉拒。

“這樣做,也是對消費者負責。”宋九莉解釋。

通過幾年的努力,欣美潤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成為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展示企業,還是省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范基地。目前,合作社已同山東家家悅、湖北壽康,湖南香江百貨、佳匯超市,安徽萬家福、華聯,鄭州沃爾瑪,洛陽大張,濮陽百姓超市,駐馬店愛家、西亞、喜盈門等4省30余家大型超市建立誠信牢固的購銷合作伙伴關系,簽訂了長年供貨合同,日供貨量20噸左右。

“山東家家悅旗下有600多家門店,每天光給它供貨就需要近10噸。”宋九莉說,有商超做后盾,她從不擔心銷路。

良好的品牌形象鑄就了廣闊的銷售市場,現在,“九菇娘”香菇已成為竹溝一張亮麗名片。

真情幫讓群眾腰包鼓起來

王淑琴,從家到種植基地僅需10分鐘路程。看到記者,她高興地說:“現在挺好的,在家門口就能打工,一天賺80塊錢,收入不錯。”像王淑琴一樣,在家門口就能務工的村民,在合作社還有120多人。一年增收2萬多元,這得益于合作社的帶貧模式。

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合作社分類施策,帶動貧困戶創業就業增收,實現合作社效益與貧困戶收益緊密聯結。

帶動種植。針對有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由合作社免費傳授香菇種植技術,每個菌袋以5元的價格售給貧困戶,由其負責管理,采摘后合作社以每袋不低于7元的價格收購,減少了貧困戶先期資金投入、解決中期管理難題、降低后期市場風險。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近30戶貧困戶成為業務骨干、種植能手,年收益可達幾萬元,實現了“學會一種技能,致富一個家庭”。轉移就業。對勞動技能有限、能力較弱的貧困戶,采取“招聘用工”模式。目前,合作社長期穩定用工100多人,根據熟練程度,日工資50至200元不等;采收旺季,日用工200余人;合作社優先吸納家中留守貧困戶參與香菇采摘、分揀、裝箱等工作,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先后帶動周邊80余戶貧困戶,年收益5000至30000元。代種代管。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入股分紅”。引導他們以土地、資金或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等入股,由合作社統一種植、管理、采摘、銷售,根據入股比例發放紅利,解決了他們增收難題。

貧困戶劉新枝家有老人有小孩,過去長年外出打工,除去花銷,遠遠不能滿足一家人正常生活。合作社吸納她入社后,無償提供食用菌菌種和技術服務,并簽訂回收合同,讓她一家看到了擺脫貧困的希望。眼下,她家發展食用菌種植大棚4個,一季就收入近4萬元,成功擺脫貧困。

“合作社先后帶動貧困戶314戶參與香菇種植,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說起帶貧效果,李瑞說,香菇產業的一路高歌,不僅托起扶貧大產業,也帶富了一方百姓。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宁南县| 禹州市| 武川县| 榆社县| 泾源县| 永州市| 辉南县| 桑植县| 菏泽市| 广元市| 通许县| 澄江县| 桓仁| 靖安县| 海城市| 寻乌县| 常熟市| 尉氏县| 蛟河市| 虎林市| 临清市| 仙居县| 庄河市| 日喀则市| 德令哈市| 余江县| 台中市| 毕节市| 景德镇市| 阳城县| 开封县| 祁连县| 鄂州市| 且末县| 丰都县| 迁西县| 柘荣县| 益阳市| 井研县| 怀仁县|